随着建炎五年的上元节到来,战争的阴云也彻底从大宋百姓的头顶上移开。
本来依照赵太炎的威望,就是直接让小皇帝禅让,自己登基为帝也是很大一部分人的心愿。
是以赵太炎自认丞相,使政事堂的权力凌驾于皇权之上,并通过了著名的建炎永律也就不足为奇了。
北宋不似后面的元朝那么不解风情,元朝统治者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工作就是休息,全年假期只有十六天。
而北宋的上元节向来都是一年中最为热闹的节日,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八,都有燃灯活动。
北宋元宵除了“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的狂欢外,还有官员派发利是、君王与百姓同赏元宵;甚至有恐怖色彩,刑狱机构会利用灯饰、图像演绎狱户故事或陈列狱具等。
今年也不例外,赵太炎将小皇帝捧在了一个统而不治的地位。这种与天同庆的日子,朱太后和小皇帝都会出现在宣德门,与民同乐。
小皇帝不是蠢人,本来却是答应了赵太炎最多担任十年的丞相。
十年之后,小皇帝以为赵太炎就会还政。但就现在的官制改革来看,赵太炎分明就是想以相权代替皇权。
站在宣德门上,小皇帝看着满城的灯火,有些惆怅的道:“母后,朕是不是古往今来最为屈辱的皇帝?”
朱太后自然知道小皇帝话中的意思,安慰道:“自古以来,不乏人亡政息之事。
皇帝当知昔日有神鸟,神鸟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如今皇帝尚且年轻,恰如初生之日。丞相虽是如日中天,但十年后就会日暮西山,那时才是皇帝拨乱反正之时!”
赵谌不甘的道:“那现在朕就坐以待毙吗?”
朱太后笑道:“怎么是坐以待毙,现在皇帝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收取民心。只要民心所向,那么皇权总会大于相权!”
赵谌回头道:“同济,你觉得丞相在十年后真的会激流勇退吗?”
同济是朱太后为赵传忠取的字,取与皇帝同舟共济之意。赵传忠少年老成,因为压力,右侧的鬓角竟有了一丝斑白。
听到赵谌问话,赵传忠回道:“父亲虽然离经叛道,不尊祖制。但言出必践,从不失信于人。
既然父亲当着天下人之面言自己不会谋朝篡位,最多只会担任十年的丞相,那么他应该就会信守承诺!”
此时的赵太炎正带着闷闷不乐的高十娘以及李师师扈三娘赵传城小玉娘在宣德门外闲逛。
有时候赵太炎觉得自己挺失败,看别人左拥右抱的好不快活,怎么到了自己就那么难。
高十娘的心结在于赵传忠,赵传忠举报自己的父亲谋反,将赵太炎陷入危境。
高十娘的觉得自己教子无方,连累了赵太炎,是以一直闷闷不乐,身体已经不算太好。
赵太炎是看在眼里急
第六百五十九章新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