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征高丽的战争开展的如火如荼之时,赵太炎还在为另一件事而烦心。
赵家天子纵然有各种各样的不同,但是聪慧是普遍的,政治智慧也是有的。
随着赵谌的长大,赵谌的诉求也在增多,看向赵太炎的眼神也越来越冰冷。
当赵谌的一位老师向赵太炎禀告言赵谌在不经意间提起了曹丞相之后,赵太炎觉得对赵谌的教育应该更加慎重。
为此,赵太炎特意将李若水提了出来为赵谌的老师。李若水此人虽然脑子短路,但却是个忠直敢言的君子。
有这样一个想当君子到脑子短路的大臣去教导赵谌,好歹也能影响到赵谌一些。
如今保皇派已经不敢露头,因为政事堂几乎与赵太炎都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是以赵太炎决定的事一般无人反对。
朝堂的大环境也是赵太炎占据了上风,而赵太炎定下的大朝会所定之事无论是丞相还是皇帝都无权推翻的制度让每个朝臣都非常兴奋。
过往的大多数朝臣都没有影响朝政的权力,职位不高的朝官除却监察御史外只能坐看风云变化。
现在每一名朝臣在下一次推举政事堂的相公,丞相和国家特别重大事物中有了宝贵的一票,这也提升了朝臣的积极性。
这个五年是赵太炎刘?贾安宅等人的天下,但当下一个五年朝臣们就可以推出代表自己利益的相公。
很多朝臣不在意这是不是破坏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因为圣天子就应该在贤臣们的辅佐之下垂拱而治。
在赵太炎忙着全面压制皇权和推行新政的时候,一个从前线传来的消息给了赵太炎当头一棒。赵传城在与高丽的战斗力不甚落入了埋伏,重伤而归!
赵传城本来因为在云中府的败仗被耿南仲拿回京师问罪,后来在赵传忠的求情下,太后赦免了赵传城。
被赦免的赵传城就一直在赵府窝着,直到赵太炎重新出现,赵传城也重新当起了汴京城惩恶扬善的小霸王。
赵太炎不愿赵传城在汴京搅风搅雨,是以将赵传城安排到了稳健的姚友仲处为一指挥使。
本来姚友仲王德李世辅一路将高丽大军赶出了鸭绿江,知道高丽大军没有战心之后,姚友仲就命李世辅为先锋一路打到了郭州。
不过就在进军高丽西京平壤的时候遇到了高丽大军的偷袭,赵传城和李世辅是兄弟般的交情,闻李世辅有危险,是以请命前去解救。
在突入高丽大军接应李世辅归来的时候,不甚中了一箭。幸得神医安道全随军,不然当场就恐怕有生命危险,但现在赵传城还是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赵太炎看着前来禀告消息的何栗,道:“此事决不能外传,更不能让三娘知道!”
何栗答应的挺痛快,但赵太炎还在处理公务时,何栗又一脸为难的走了进来。
赵太炎心中升起了不好的预感,“三娘来了?”
何栗有些害怕的道:“因为此事是随军报而来,枢密院政事堂都有过目,是以消息没捂住……”
赵太炎面无表情的道:“泄露此事的不
第六百六十三章二郎重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