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沈文渊带进来的人看着毛人凤和郑介民一弯腰道:“局座,郑厅长二位长官好!”
郑介民斜眼看了看他又看看毛人凤问:“就是此人?”
毛人凤点点头:“就是他!”
“他是怎么来到这里的?”郑介民问。
“是这样,抗战胜利后,上海站一直在追查原服务于汪伪政府和七十六号的人。此人被关在了提篮桥监狱。就在前几天,上海站经过核实后,要处决一批罪大恶极的汪伪特务和大汉奸,他也在被处决名单中。可是马上就要送他们上刑场了,此人却突然喊着他有重要情报要汇报,说是他知道**特工风影,还知道一个代号叫鸽子的**,而且还说他们现在就潜伏在南京。他要求直接面见我,只要我保证他不死,他就出来指认谁是那两个**特工。”毛人凤把郑介民拉到一边低声说。
“这种人可靠吗?他的话你也相信?”郑介民疑惑地看着毛人凤问。
“我当然不能全信了,但是,他说的头头是道,另外还提到一个人,这个人我想郑厅长可能也多少知道一点!”毛人凤说。
“谁呀?”郑介民问。
“郑厅长还记得当年李少群与我们联系的电台频点和发报人吗?”毛人凤问。
郑介民眉头紧锁的想了一会微微点点头:“是有那么一回事,当时,李少群也想向我们抛出橄榄枝,于是秘密与我们联系,那时他就是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的!”
毛人凤赞许地看着郑介民说:“那个代替他和我们保持联系的人叫薛黛雪,而眼前这个人就是薛黛雪的表叔。薛黛雪的父亲就是那个投靠汪精卫的原九十七军新编暂一师少将师长薛凯阳。当初因为不满让他做那个暂一师师长,这家伙一怒之下,投了汪精卫。汪精卫也算是没有亏待他,让他在南京警备司令部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参谋长。而现在站在我们面前的这个人就是薛凯阳的远房表弟,名叫秦玉楼。他曾经是七十六号的电讯处长。”
郑介民一听两眼一亮道:“想不到啊,来头不小嘛!”
毛人凤笑笑说:“上海站那边觉得此人身上疑点太多,而他又口口声声要见我,于是就把他连夜从上海送到了南京。”
郑介民点着头问:这么说,这个人一定认识林暮晓和叶雨菲了?
“那是自然了,不仅仅是认识这么简单,而且还很熟悉呢!”毛人凤脸上现出一丝轻松的表情说。
“那就让他们当面锣,对面鼓的说说吧,有些谜底也是该揭开了!”郑介民说。
毛人凤笑了笑回头看着那个人道:“秦先生,现在就看你的了!在你面前的这两个人,你来给我们重新介绍一下吧?”
被沈文渊带进来的人正是当年汪伪政府特工总部七十六号的电讯处长秦玉楼。
秦玉楼看着毛人凤不住地点头说:“是的,是的,多谢毛局长给在下这个机会,我一定让他们现出原形。”
毛人凤点点头,指了指被打得浑身是血的林暮晓和坐在椅子上的叶雨菲道:“你去看看吧?认识他们吗?”
秦玉楼点着头走到林暮晓面前,伸手托起林暮晓的下巴看了看道:“哎呀,我说林处长啊,听说你最近混得不错嘛?居然当上了国防部二厅情报处长了。你们**还真是有本事,摇身一变又成了党国的情报处长了。想不到吧?想不到我还活着,还能再次站到你们面前,哈哈,这就叫风水轮流转,现在转到我这里来了!”
椅子上的叶雨菲看着秦玉楼道:“姓秦的,你不要信口雌黄,胡说八道!”
秦玉楼转身看了看叶雨菲一笑说:“叶小姐,你也一定不会想到我今天能站在你和林处长面前吧?我看还是不用我说了,你自己主动一点,全都讲出来,省得像林处长这样皮肉受苦。”
叶雨菲冷笑一声道:“你这条丧家犬,七十六号完蛋了,想不到你居然苟延残喘还活着,你这条癞皮狗。”
“别骂人啊!这可不好,叶小姐,要不听我讲讲?当年七十六号的华盈盈才是真正的信天翁,她跟宋雨桥的那一番对话被我听得清清楚楚。华盈盈杀了温莎莎,而温莎莎是中统季源溥的手下黑蝴蝶。我说的没错吧?这件事后,宋雨桥突然出现,华盈盈向他坦明了身份,她就是军统潜伏在七十六号的特工信天翁。而那个宋雨桥也根本不是什么风影。因为真正的风影就是我们这位林处长林暮晓先生。而你就是他的帮手,代号鸽子的**特工。华盈盈死后,你冒名顶替,假借信天翁的之名进入了军统,成为了党国的有功之臣。你们以为这件事做得天衣无缝,无人知晓是不是?我告诉你吧,自从你们联手刘向辉和华盈盈一起杀了薛黛雪之后,我就开始怀疑你们了。我一直在暗中观察你们,留意你们的一举一动,想不到吧?想不到我一个电讯处长会跟踪你们,发现你们的秘密。我之所以不去告发你们,就是留着这一手呢。我早就知道,当年李少群和周默海还有丁墨安早就在暗中开始和戴老板有往来了,他们各自都在为自己找后路。你别忘了,薛黛雪毕竟是我的表侄女,她有话能不告诉我吗?可惜的是李少群得罪了日本人,又不听戴老板的话,这才让戴老板起了杀心。于是周默海和丁墨安两个人这才暗中帮忙,找了日本人,李少群要不是吃了那含有阿米巴病菌的牛肉饼不会暴毙的,这一切都是周默海和丁墨安两个人勾结日本人干的。我说的对吧?”秦玉楼看着叶雨菲说。
叶雨菲瞪着眼睛看着他道:“一派胡言,你这就是信口开河,为了能活命你真是无耻到极点了!”
秦玉楼笑了笑:“叶小姐,你不用嘴硬,我说的句句属实,因为这些都是我亲耳听到的,亲眼看见的。宋雨桥帮着华盈盈处理
第二卷_六十、使命在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