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在其下野之前,就事先把汤恩伯的京沪警备部扩大为京沪杭总司令部,汤恩伯任司令。
大权在握,重兵在手的汤恩伯根本不把李宗仁放在眼里。
一九四九年的一、二月间,国民党政府国防部开会研究长江作战计划时,刚刚接任郭汝瑰为作战厅厅长的蔡文治提出,江防的重点应以南京为中心,确保南京的安全。但身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的汤恩伯秉承蒋介石的“旨意”,竭力反对这一方案,并坚持把主力放在江阴以东地区,以上海为防御重点。两人发生激烈争执,汤恩伯勃然大怒,不顾代**李宗仁在场,扬言要枪毙蔡文治。依仗着蒋介石的信任和重用,手握重兵的汤恩伯显然根本就不把代**李宗仁放在眼里,与会的将领们也没有人敢公开支持李宗仁。
此后,汤恩伯继续置李宗仁的主张于不顾,不折不扣地贯彻蒋介石重点防御上海的意图,还秘密地将一些大炮运往上海。位于南京孝陵卫的京沪杭总司令部,也经常控制着一二百辆卡车,随时准备撤离。
李宗仁虽然怒不可遏,但又无可奈何。蒋介石早就安排好了这一切,李宗仁要钱没钱,要兵没兵,就连国库里仅有的一亿六千万美元的黄金储备也被蒋介石组织运到了台湾,他连几万元的劳军费用都无法调用,在这种情况下,李宗仁想加强长江防卫计划当然也无法贯彻,毫无办法,以致他在若干年后回忆时仍显得十分无奈:“要阻止敌人渡江,首先要把汤恩伯撤职,但是汤氏手握重兵,何应钦、顾祝同又不敢哼一声,“我当然也无法撤换他,只好眼睁睁地看他胡来。”
为确保岌岌可危的首都南京,在兵力及财力、物力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李宗仁还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加强防御。
国民党南京卫戍总司令部组建了南京城防委员会,拟定了“使敌人疲惫于坚城之下”的城防计划,“以城垣工事为核心,加筑一道水泥工事为外围,然后配合野战工事的守备,形成三道可靠的坚强地带”。在兵力部署上,以第二十八、第四十五、第九十九军担任南京城防,其中第二十八军守备长江北岸江浦、浦口等阵地。
为了配合南京城防,汤恩伯特意派来了他的亲信秦亦之前来任南京卫戍副总司令。自己则跑到了上海,加固上海城防工事,把南京城丢给了秦亦之。
一九四九年的春节,也是蒋介石在大陆过得最后一个春节。这个春节蒋介石在浙江奉化老家过了一个让他终生难忘春节。
春节后的第三天,毛人凤专程飞到浙江奉化给蒋介石拜年。毛人凤在浙江奉化秘密接受了蒋介石的密令后回到南京。
回到南京后的毛人凤立刻组织人员召开会议,这一次会议让所有与会者大吃一惊。
毛人凤脸色凝重的看着在座的众人道:“目前共军沉兵江北,时刻都有渡江之意。一旦共军过江,未来形势可想而知。各位都是党国干才,国家栋梁,校长有令!”
众人听罢呼啦一下全部站了起来,毛人凤摆摆手道:“坐吧!”
众人再次落座之后,毛人凤说道:“奉校长之命,保密局即日起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逐渐迁往上海,在上海成立临时指挥部,由我带领一部分人前往上海协助汤恩伯总司令加固京沪杭的防御,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抓捕**地下分子,大力破坏和捣毁**在各地的地下组织,同时针对那些心向**的各界人士进行逐个监督和甄别,对那些顽固不化分子,就只有一个字:杀!绝不留情。南京方面由徐志道副局长主持大局,继续协助李代**做好清剿**的工作,从而确保南京城不被**地下组织破坏!”
众人听罢相互看着,谁也不知道自己将被留在南京还是跟着毛人凤前往上海。
毛人凤看着议论纷纷的众人清了清嗓子说:“目前李代**正在与**谈判,如果谈判能够按着我方意愿达成,那么我们就可以继续留在南京,据长江天堑之险,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待日后再图江北。若谈判不成功,那么我们就要随时迁往上海,南京就要靠徐局长撑下去了。”
徐志道笑了笑看着毛人凤道:“请问局座,都有谁与我一同留在南京呢?”
“这个问题嘛,我还在考虑,待我考虑成熟之后,我会将名单给到你,届时你我再行商议。”毛人凤看着他说。
徐志道微微点点头道:“我早已想到了!”
“想到了什么?”毛人凤问。
徐志道叹口气说:“总要有人与南京城共存亡吧?这个人就是我!”
毛人凤一笑:“徐局长何必这么悲观?留守南京也是权宜之计,待我在上海把临时指挥部组建起来,一旦南京有失,你还可以带着人去上海嘛!汤总司令已经向校长承诺,上海城防固若金汤,守住上海半年绝对没有问题。这半年时间里,我们就有机会重整部队,调整部署,那时,卷土重来未可知啊!”
徐志道苦笑着点点头:“但愿如此吧!”
毛人凤异常不满地瞪了他一眼道:“散会吧!”
众人走出会议室后,沈文渊拉住了林暮晓轻声道:“林处长,你觉得谁会留下来跟着徐局长一道驻守南京呢?”
林暮晓看看他摇摇头:“这是局座要考虑的事情,我怎么会知道。我是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留下还是去上海,我都时刻听从局座命令。你沈秘书不用问,一定是要跟着局座去上海的。”
沈文渊笑了笑:“唉!眼下时局这般令人揪心,去哪里都不是理想之处啊!”
“我听说沈秘书的家人都已经安排去台湾了?”
沈文渊点点头:“不去行吗?你难道看不出来吗?这是人质,去到台湾想要在回来,那可就难了!”
林暮晓点点头:“家眷已经动身了吗?”
“快了,可能先要到上海,从上海乘船前往台湾!”沈文渊说。
“哦,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了?”林暮晓道。
沈文渊脸上现出一种悲情点了一下头说:“但愿他们都平安就好!对了,林处长,
第二卷_一百零二、太平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