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七十九章 新式马车[1/2页]

小阁老 三戒大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赵昊之所以想让林润去看看大夫,是因为他记得林润会在隆庆三年殁于任上。
      隆庆三年林润才三十九岁,显然该是病故的。所以他秉着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向林中丞提出就诊建议。
      但林润没空就医,他也没办法,只能回头等林润离开松江后,请万密斋出诊一趟了。
      什么,今年是哪一年?
      ~~
      赵公子的车队离开巡抚衙署,上了书院巷。
      因为巡抚衙署的前身乃宋元时的鹤山书院,故而得此名。
      按说这条街应该命名为抚署前街或者抚辕前街的,但苏州百姓一直固执的不改称呼,似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驯服。
      赵公子的座驾缓缓行驶在弹石路面上,要比寻常的马车舒适不少,因为这是一辆加装了车胎的四轮马车。
      车胎是张载用杜仲胶,直接硫化在车辋上的实心胎。马车换上这种车胎后,行驶时的震动和噪音都减轻很多,舒适性大大提高。
      但其实,更具革命性的是马车的车轮结构。
      大明的马车九成九都是双轮的。这是因为大明的四轮马车,只是将四个轮子简单地组装到了车架上,两个前轮没法左右转动。
      这种四轮马车在笔直的道路行驶还可以。可一旦转弯时,必须要用更多的牲口生拉硬拽才能完成转向,自然不如转向灵活的两轮马车实用。
      所以此时,四轮货车极其少见,而四轮载人马车也只是在礼仪场合才会出现。
      但四轮马车的平稳性、舒适性、载重量,都是双轮马车无法比拟的。
      那如何才能让四轮马车灵活转向呢?
      赵昊告诉张载,其实这个问题一点也不难,只需要将马车的前两个轮子装在一个车架上,后两个轮子装在另一个车架上,前后两个车架由一根立轴连接即可。
      实际上就是两个两轮车的组合。‘四轮车转向这个千古难题,就被巧妙地解决了。
      而且在‘转向架之外,赵公子还‘发明了‘减震器。
      传统马车是在车厢底部安上两块木头,用绳索把车轴绑在上面。木头的形状像个爬伏着的兔子,所以叫‘伏兔。
      伏兔将车轴与车厢分隔开,起到了一定的减震作用。
      赵昊让高铁匠将两条弓形的低碳苏钢钢板对扣打在一起,一个原始的‘钢板减震器便完成了,用它来替代伏兔,效果立竿见影。
      有了橡胶轮胎、转向器和减震器这三样法宝加持,赵公子终于凭一己之力,将大明的车辆制造水平一举赶上并超越了同时代的欧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
      坐在铺了厚厚隔音地毯、安装有舒适软椅的新式马车上,赵公子几乎像坐在小汽车上一样。
      虽然这小汽车只有两匹马力,却依旧让他感到无比的满足。
      财富到了赵公子这种程度,能让他感到享受的阈值越来越高。
      那些寻常人无比享受、甚至无法享受的事物,在他眼里却简单、枯燥又乏味。
      只有别人无法享受,世间独此一份的待遇,才能让他找回由衷的愉悦。
      赵公子惬意的靠坐在以宝石蓝天鹅绒为蒙面,填充以天然海绵的软椅上,手中端着个透明的高脚玻璃杯,不时慵懒的瞥一眼杯中微微摇晃的猩红色……石榴汁。

第二百七十九章 新式马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