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二章 明朝的金融土壤原来如此[2/2页]

魂穿:现代金融男玩转大明帝国 采桑叶的孩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这要是五百文耕田一亩地,估计我能把鞭子抽断让耕牛没有一刻停歇。
      实在不行,我把牛踹翻,我自己亲自来耕田,也一定要半天内把一亩地耕完。
      想起这群匠人在给秦风修葺窗户时候磨磨蹭蹭的样子。
      再想想秦风给出三十文一个蒸笼价格后那群匠人像打了鸡血的模样。
      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同一批人。
      这原来就是老师说的工作效率啊。
      这下老张算是心服口服了,对秦风佩服的五体投地。
      “老师,学生明白了,上下游是相辅相成的。
      成本决定销售价格,销售价格高低又可以决定成本的高低。
      而服务这一块银钱多寡是决定生产效率的关键。学生受教了。”
      老张深深的鞠了一躬,没有半分作假。
      秦风死死的盯着老张,回味着老张刚才那总结性的话语。
      这明朝也是人才遍出的年代啊。
      只是读书人都捧着圣贤书一天到晚之乎者也去了,把多少人才埋没了。
      这老张陷入就是被埋没的金融人才之一。
      秦风满意的看着老张,刚才仅有的一点不快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很好,刚才关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你们基本上都明白了。
      以后为师会有机会给你们二位实践的。
      现在我们说一说这金融的概念和三大核心要素。”
      听见秦风要讲下一个知识点时。
      老张和王嘉豪更加认真起来,正襟危坐起来。
      “所谓金融,便是金钱的金字,融合的融字。
      金融二字简单的就是说有钱的人掌握了金钱,他需求将钱生钱,所以需要找门路。
      而你掌握了一个技术或者手艺需要金钱来作为本钱。
      又或者你有产业,比如饭店,作坊需要扩大需要更多的资金。
      这个时候有钱的人和需要钱的人提供中间人的介绍达成了协议。”
      有了前面的铺垫,老张和王嘉豪这次没有蒙圈。
      顺着秦风所讲的字面意思在思考着。
      秦风没有打断两人的思绪,静静的看着两人。
      “老师,借钱算不算金融?”
      王嘉豪思考了一会,将心里的答案问了出来。
      “为什么你会觉得借钱算金融?”
      “老师您看啊,我需要钱,你借钱给我,这不就是你说的金融概念吗?而且中间还有担保人呢,是不是就是你说的中间人呢。”
      这回答简直无懈可击,让秦风有点无言以对。
      因为后世秦风把个人之间借贷是不算金融活动。
      只有国家批准的金融机构产生的借贷行为才划入金融活动。
      但是这明朝界限没这么分明,这教学先把概念和实际例子搞清楚就行。
      “佳豪,这个人之间借贷勉强算金融。
      但是这中介人保人是没有获得利益的。
      记住一点区分金融活动的关键点。
      就是提供中介服务的人或者集体是可以拿到中介费的,你想想还有什么事情算金融活动?”
      王嘉豪毕竟年龄还小,接触的事情不多,此时也有点抓耳挠腮起来。
      “老师,我早年间曾在京城见过那钱铺(后世银行的前身)就是在民间收集百姓手里的钱财给予一定利息。
      然后再放给那些做生意的商户收取一定利息,赚中间的利息差。
      这个是否就是老师说的金融活动。
      这钱铺就是老师说的金融中介吧?”
      老张毕竟还是见过一些世面,将后世银行前身的钱铺说了出来。
      秦风大腿一拍,对啊,这大明帝国中后期金融发展的已经很快了。
      钱铺存贷款业务,印钞兑换业务,包括典当业务都是非常常见的金融活动啊。

第二十二章 明朝的金融土壤原来如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