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章 七次落第的张阁老[1/2页]

大明军户蹇驴儿 江南红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正月十六日清晨,胡蹇准备二十箱松香皂礼品装,领着谭文元去了天津卫税课司衙门!
      胡蹇挑着担子刚靠近衙门口,就被拦罗震慌忙拦下,拉着他拐进胡同。胡蹇不解地问道:“罗叔叔,您这是为啥呀?”
      “为啥?”巡拦罗震看着那担礼品,生气训斥道:“浑小子,你想害死俺们啊?”
      胡蹇摸不着头脑:“罗叔叔,我就想送些肥皂家用,又不是金银,怕什么?”
      “唉!”巡拦罗震叹息道:“今时不同往日了!衙门来了位新任大使,叫蔡芳!这南蛮的一根筋,可把咱们兄弟折腾惨了!”
      “哦?”胡蹇问道:“哪魏大人呢?”
      “魏伯恩走了巡盐御史的门路,弄了个肥缺!”巡拦罗震满脸羡慕道:“去长芦盐政当了正八品的煎盐司提举!”
      的确是肥缺!去了长芦盐场,就等着往兜里揣银子吧!
      巡拦罗震瞄了一眼那担礼品,厚着脸皮说道:“小子,这礼俺就替兄弟们谢你了!”说完挑起那担松香皂,便匆匆离去。
      胡蹇看着远去的巡拦罗震,想起了那句:公人见钱如蝇子见血!连性子豪爽的罗震,也不能免俗!
      胡蹇摇了摇头,便领着谭文元进了税课司衙门。
      攒典吴承见了胡蹇,就拉着他钻进自己的文书房,直接开口问道:“你小子是来开税票吧?”
      胡蹇点了点头,拱手笑道:“要开三张税票文书,分别是山西阎家,淮安府李世纲、扬州府汪潼!麻烦老兄了!”
      胡蹇说话间,就塞了一锭银子,会意朝吴承眨了眨眼!
      攒典吴承小心地收好银子,悄声说道:“新来位蔡大人,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切要按律法办事!副大使尹福生,因为包庇四川客商,货未入塌房交易漏缴税银,戴罪议处了!”
      “啊!”胡蹇惊讶一声,难怪巡拦罗震吓得在衙门口,就把自己给拦了下来!
      “现在大人有令,交易必须在塌房完成,然后凭货单完税出文书!你这事难办啊!”
      只是难办啊!就是说还能办!
      攒典吴承附耳交代:“你这样,拿个千八百的松香皂,去塌房交易换了税票!剩下的货私底下交易,出了天津码头,那群商人自然有法子通关!”
      胡蹇有些担忧地说道:“要不我就按律纳税吧!”
      来自21世纪的五好青年,胡蹇对这种偷税漏税的违法犯罪活动,还是心有抵触和畏惧!
      要是事情发了,哥可咋办啊!
      我这种底层屁民,难道想去试一试,皇帝老子的刀锋利不!
      没看到龚二虎一个从七品的小旗,都能随便弄死王老憨!
      “放心!有我和这帮兄弟们照应,不会有事情的!”眼见胡蹇还心有余悸:“胡小哥,放宽心!蔡大人就一个人,又不是三头六臂的神仙,哪里盯得过来这许多事情来!”
      看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们这是打定主意要欺骗上官了!
      攒典吴承继续做胡蹇的实习工作,让他放下包袱:“胡小哥,你们如果都按律纳税了,那我们这帮三班衙役,上哪去弄些散碎银两养家糊口!我们饭都吃不上了,还会让你们安稳赚银子?”
      我靠!这是赤裸裸的威胁索贿啊!
      “还有小哥你是按律纳税了,同你合作的商家,岂不也要跟着多交税?那谁还肯跟你合作?胡小哥,你打破这个圈子里的规则,让大家都跟着你少赚了银子。那大家伙还能在容下你吗!”
      “如果你被大家伙排挤厌恶了,你的家业作坊生意,怕是要瞬间就灰飞烟灭了!”攒典吴承语重心长地教导:“胡小哥,我见你人不错,就是还年轻瞧不懂这许多事情!才跟你破解这些,记住老哥的话,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才好赚银子啊!”
      “再说小哥你也有好处啊!”
      胡蹇也明白了,自己想按律交税,那就打破了这个潜规则!那就不容于社会,只怕是就这一个税课司衙门的几个小吏,就能把自己弄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了!
      胡蹇只好抱拳谢道:“多谢老哥指点!”
      攒典吴承笑着颔首,孺子可教啊!
      胡蹇好奇地问道:“这位蔡大人,是三板斧呢?还是?”
      攒典吴承思考下答道:“这蔡大人呢!是弘治十一年的温州府举人,听闻连考五科会试,都不幸落榜!学问文采都是一流的!在江南士林中很有威望!”
      攒典吴承笑了笑:“大人志向高远,不是我们能随意揣摩的!”
      颇有学问的大儒啊!
      鬼知道这家伙要名还是要利的!
      胡蹇心情压抑地走出文书房,却见谭文元正流着泪水,正和一位长须文士嘘寒问暖!那位长须文士眼神表情也尽是慈爱!
      这位长须文士,是这小子的什么长辈亲眷!那正好把这小子领回去,也省得老子提心吊胆,还得弄人参蛤蟆油的养着!
      胡蹇急忙上前,好奇地问道:“文元,这位先生是?”
      谭文元高兴地答道:“二少爷,这是我启蒙恩师,是温州府罗峰学院的山长!”
      罗峰学院的山长!哦!山长就是院长,奶奶的!居然又是位有学问的大儒!
      这时代,有学问的读书人,那都是上等公民特权阶层!胡蹇急忙恭敬施礼:“小子见过先生!请教先生名讳!”
      长须文士鄙视胡蹇一眼:“老夫温州府举人张璁!”破落军户家的子弟,赚了几两银子,也敢称少爷!呸!世风日下啊!
      温州府举人张璁!
      胡蹇惊得目瞪口呆!
      诸天神佛啊!您老终于开眼了!居然把这位大神送到哥的眼前!
      张璁!生于成化十一年(1475年),浙江温州府永嘉县华盖乡人士。少好经学,博学多才,十三岁作《题族兄便面》诗云:

第36章 七次落第的张阁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