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被蒋天明严厉的制止:
“张老师,这里不是菜市场,这里有着严密的组织纪律性,请你为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
“蒋副校长,我们的组织纪律性不能不让老师讲话呀,先听张老师讲完。”
葛校长和蔼的示意张国强继续讲话。
“各位领导和老师,我作为13班的班主任,我有权利和义务为他们负责。大家都知道,13班的学生大部分基础差,成绩不理想,因而定义为差班。但是,这些学生通过两个多月的刻苦努力,全班有10名同学的成绩超过了12班大部分学生。一个人突然间成绩突出,我们可以理解为偶然。然而整整10名学生成绩进步明显,就不能用偶然来解释了,这样对这些同学是不公平的。这些学生的爆发,我认为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地方。我们应该深入细致的了解.探讨.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至于大家所认为的问题学生陈征,我坚决不承认,因为我最有发言权。陈征这学期的表现,不是我们这些代课老师说了算。而是那些与他朝夕相处的学生,那些既定事实说了算。”
张国强话说完,又拿出一沓厚厚的卷宗。将它恭敬的放在了葛为民的面前。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我首先会站在语文课程的角度考虑问题。由于是差班,陈征的语文成绩良好。为了稳妥起见,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将历年来他的语文试卷全部找出来,我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
啪……
葛为民戴着眼镜仔细的看完每一份试卷。
语文试题其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前面的基础知识就不用多说。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虽说是难点,但都是有迹可循的。弹性最大的就是作文,这样操作的空间很大。
葛为民是文科出身,对这里面的弯弯道道知之甚深。纵观该学生的每一份试卷字迹清秀工整,卷面相当的整洁。基础功底扎实,尤其古文阅读这个难点做的也是得心应手。唯独有一点,这名学生的作文得分普遍较低。
于是,葛为民就将重点放在了作文的审阅上。他仔细阅读了该生的几篇作文,觉得这几篇都非常有水准。更为令人心惊的是,张国强还附带着几份其他学生的试卷,而这几份试卷的共性就是作文都是高分,有的几乎快达到满分。
葛校长将陈征的试卷放下,又将这些高分作文仔细的仔细阅读,读到最后一篇他便失去了耐心。
“胡闹,这还是老师干的事吗?这还能称之为老师吗?”
葛为民气得雷霆大怒,脸色铁青,脸颊两边不停的在颤抖,老花镜都在鼻梁上摇摇欲坠。
葛为民将试卷又传给了蒋天明。蒋天明随便翻阅了几份试卷,扭头看了看全体老师。发现有好几位老师低着头,肩头似乎在微微抖动。而这几位无疑都是语文教师。
“关于这些试卷说明不了多大的问题。学校在进行阅卷时,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是专业课老师。那么在阅卷的时候,有些差强人意的地方也是正常的。不足以成为依据。”
蒋天明发言结束,会议室进入了短暂的静默期。
噗……
一道大家耳熟能详的声音不合时宜的出现,声音很细也很冗长。几乎所有的所有的老师都不约而同看向声音的来源处,同时也都捏住了鼻子。
一名男老师昨晚吃的比较多,在这个非常时刻不合时宜的放出了一串声响。可以看出这位年轻的老师憋的很辛苦,整张脸都涨得红红的。男老师身边的女老师捏着鼻子,头扭向一边,似乎憋气也很辛苦。
这名男老师头已经低到胸口,极难为情的发出一句细若蚊虫的声音:
“真的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蒋天明正要发作,如此严肃的会议怎么能如此的不堪。
这时候张海涛与葛为民微微目光交流了几秒钟。开始发言:
“以往我们每次大型考试都是所有教师进行集中阅卷,但是所有的作文都是各级的语文老师阅卷。而这次阅卷正好有了一点小变动,就是交叉阅卷,将各级的语文老师互换,来确保成绩的真实性。所以,我建议还是将这些试卷先让所有的语文老师传阅一遍,我想大家都会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张海涛从口袋里摸出一盒哈德门,点燃一根后深深吸了一口。仿佛一下子有了精神。
“我们西城高中自建校以来,还没有出现过如此奇葩的成绩,三科能考到全级第一,语文成绩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为什么数学是38分,英语是56分?这简直是天大的讽刺,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怎么会是如此的极端。或许有些老师认为这样的成绩是昙花一现,那么我想问一下你试试?有趣的的是,我昨天突发奇想做了一次高三民意调查,数据更有趣。”
张海涛将调查报告递给了校长葛为民。
“哦,张主任,你这个底摸得好。真的很有趣!”
葛校长将报告递给副校长,当蒋天明看到排名第一的名字,手指莫名的颤了颤。
所有的老师都很好奇,这样的摸底更具有真实性。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老师的兴趣也很浓厚。每一位老师心里都有一杆秤,谁还没有一个得意门生。所以老师们也很兴奋,尤其那些年轻的老师们,恨不得立刻看到结果,证实一下自己的猜想对不对。
等到大家都认真看完报告,老师们的表情都相当精彩。
看到教师们的异样,张海涛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结果是不是很精彩,排名第一的竟然是我们认为品行有问题的问题学生陈征。而排名第二的王玉所得到的投票与第一名相差了二百多票。最有趣的的是王玉投的票也是陈征,而且是年级唯一的记名投票。我该不会认为王玉同学疯了吧,这么一个问题学生值得记名投票吗?”
“哎,我们作为教师,要有一个全面的考量。不能以点带面,这样不符合逻辑。大家都知道,学生是最热血与感性的,他们被一些表象迷惑再正常不过。”
蒋天明内心很是焦灼,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问题学生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
偌大的会议室,就坐的是全体老师。那一双双眼睛说明了许多问题。比如,曾经担任过这名问题学生的老师的那些教师明显的已经被有意或无意的孤立起来。
第30章 问题学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