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洁与陈征在医院有过一面之缘。她对陈征的印象很好。虽然当时采访时,陈征表现得玩世不恭,那都是表象。
前几天被台长火速召回,耿洁心里窝火至极。为了生存她一直将不甘藏在心底努力工作。谁知台长三天两头骚扰耿洁,于是火山爆发。耿洁在台长办公室大闹一场,奇怪的是台长竟然息事宁人。
趁着休假她和姚瑶私下与陈征见了一面。陈征当时正在酝酿大招,她和姚瑶自告奋勇当枪手。
为此她还羞耻的略施美人计,才被台长委派去招待会采访。
“我说的是真的,不可掉以轻心。”
这是陈征吃饭间首次出现严肃的表情。
刘小倩冰雪聪明,她从开始四人聚餐到现在都没有发表任何言论。她从耿洁的眼神和语气里发现两人之间还有秘密。
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她肯定不是男女之间的秘密。耿洁与陈征说话比较直接,而姚瑶有些不自然。
“或许,以后我还能从范舰哪里找到突破口。”
“真的是。”
耿洁与姚瑶回想在会场的情景深以为然。刘小倩的后手还没有暴露出来,故事已经结束。从前到后似乎都是她在帮助范舰。
刘小倩见陈征没有反应,心气不顺的厉害。猛然间陈征就成了眼中钉。
“陈同学,怎么哑巴了?”
“我想聘请你做我们公司的法律总监?”
“癞蛤蟆。”
陈征答非所问,刘小倩心头更加不爽。优雅的吃了一块豆腐,头撇向别处。
“我又不是追求你,我是看中你的惊世才华。”
哦?这块豆腐有点酸。
耿洁与姚瑶眼神暧昧,两人鬼鬼祟祟的低声交流。
“你是不是再想尝一尝过肩摔的滋味?”
刘小倩这道杀手锏使出来,陈征乖的像个小宝宝。闷头吃饭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嗨,小倩。咱姐妹都是一条战线,讲讲呗!”
耿洁和姚瑶八婆的扔下筷子,一左一右搂着刘小倩要讲故事。
“卑鄙无耻!”
刘小倩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起了那天那些事。等到三女交流完心得,发现陈征早已不见踪影。
“陈征,葛校长找你。”
早上第一节语文课下课,张国强老师将陈征叫出教室。
葛校长找我有何事?
带着疑问陈征去了校长办公室。
“陈征同学,你可知罪?”
“葛老师,您别吓我。学生心脏不好。”
葛为民从抽屉里拿出一封匿名信递给陈征。
“这是诽谤!老师您明察秋毫公正廉洁,自会还学生以清白。”
陈征打开信封,快速浏览一遍。
内容基本属实,没毛病。不过里面说自己勾结社会青年,参与大型聚众斗殴事件,这种话用心险恶。
信中写的很详细,陈征不务正业开书店,赚学生的黑心钱。勾引学生做生意,导致许多学生金钱至上,经常旷课严重扰乱学生正常上课秩序等等。
“其实据我了解,大部分情况都属实。”
葛校长笑得很和蔼,陈征的心里却非常忐忑。自己的那些事肯定瞒不了多久,好像这学期发生的事情都是一些大事件。
“作为老师我希望你努力读书,而不是赚钱。知识改变命运……”
老校长对陈征苦口婆心的讲了很多。陈征听得明白,老师希望他还是以学业为重。
“这封信你留着,内容有诽谤的嫌疑。这些都不重要,学生装的事情办的怎么样?”
作为一校之长,对于常平最近发生的事情葛为民了如指掌。他对那些捕风捉影的事情极为厌恶。这一次他要用实际行动说话,而不是纸上谈兵。
“老师,学生装都已经到位。就等您发号施令。”
“好,回去告诉杨厂长。价格优惠一点,不用学生掏钱。由学校食堂和校办工厂集资。”
葛为民说的非常轻松,陈征的心却被重锤狠狠敲击了一下。
说的容易做起来难。
前世上学时,学生的校服那一次不是自己掏钱。学校要交服装费补课费试卷费杂七杂八的费用学生家长能说不吗?
哪怕自己不吃不喝,孩子上学不能受半点委屈。这就是华夏人独有的亲情。
人们可以为了一分钱和菜市场卖菜的人讨价还价,见过谁和医生讨价还价。
许多活生生的现实摆在眼前,这就是凡人生活的无奈和艰辛。
葛校长说的话陈征非常认同。知识改变命运,只有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才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西城高级中学不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校长能够这样说,肯定是学校领导一致同意,或者少数服从多数。
柳园烈士陵园位于西河省渭滨市常平县柳园村,安葬有1948年1月渭滨阻击战中英勇牺牲的华夏人民军烈士,为县级重点纪念设施和县级爱国主义教基地。
1996年1月18日,星期六早晨。常平西城高级中学全体学生,身着绣有西城高级中学字样的新款学生装在国旗下集合整装待发。
“出发。”
葛为民校长在鲜红的国旗下重要讲话结束。随着教务主任张海涛老师一声令下。
三千多名学生在全体教师的的带领下,雄赳赳,气昂昂的穿越金城路,朝着烈士陵园进发。
全副武装的男女学生气势如虹,整齐划一的出现在常平的大街上。
“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
“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哨音响起,大街上嘹亮的口号响彻常平大街小巷。群众们夹道欢迎,为英姿勃发的学生们呐喊助威。天空似乎有一片水雾在升腾。
梅花香自苦寒来。寒冷的深冬也无法阻挡体内奔腾的热血。
渭滨电视台主持人耿洁进行实时追踪报道。
于此同时,南城高级中学四千师生从学校出发。穿越南城大街,浩浩荡荡奔赴烈士陵园。常平电视台主持人随行现场报道。
天空旭日初升,仿佛有两股浩荡的声音洪流在常平上空遥相呼应。
大地在颤抖,人群在咆哮。常平街道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为令人激动振奋的场景。
历时四十分钟,两所代表常平市教育水平最高的高中学校在常平东新一街汇合。有条不紊的朝着革命圣地出发。
“为华夏崛起而读书,努
第61章 宣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