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不到,南越已经有两位帝王驾崩,这无疑是不小的动荡。
而且,与此同时,其他两位公主也被刺身亡。
后来据调查,这次大规模的行刺是宛丘复辟势力所为。他们埋在中荣城的探子将轩辕铭被秘密监禁的消息传回北方,宛丘复辟势力早有谋逆之心,他们策划了一次惊天动地的刺杀行动。
按照宛丘复辟首领们的计划,将康平帝的三位公主全部击杀后,轩辕皇室中,直系继承人只有轩辕铭一人。至于那三位皇子,只要他们识相,不仅不会出来搅局,反而还会支持拥戴轩辕铭登基。毕竟,他们可不像那几位公主,是康平帝所出。一旦这件事情被公之于众,他们的下场肯定不会太美妙。
想要深入中荣城制造祸事并不容易,但宛丘那些潜伏在中荣成十几二十年的探子就发挥了独一无二的用处。其中,太庙刺杀行动最致命的消息就是跟随祁暄十五年的随从,朗月,是他将祁暄回到中荣城后大小一切事情尽数传到了宛丘复辟势力那里,这也直接造成他们不仅要三位公主的性命,还要祁暄的命。
太庙中的梁柱之所以会那么巧的坠下,就是他们为了南越女帝和祁暄而提前设计好的。只是不曾想,御前统领能力卓越,竟然抢在箭雨之前把女帝救了出来。原以为太庙这里的行动,只能取了祁暄一个重要人物的性命,没成想,老天倒还帮了宛丘之人,最后死掉的是南越女帝。
虽然宛丘这一会儿折了诸多死士,但他们的目的至少达成了一半。南越的三位公主全部死了,轩辕皇室直系传承人中,除了被秘密监禁的轩辕铭,再无其他人。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朝中生了异心的朝臣,自然提议放了轩辕铭。
幸而内阁几位辅政大臣没有昏了头,再加上中荣城如今有叶老将军的部下镇守,南越才没有陷入一团乱。
至于提议放了轩辕铭的朝臣们,作为摄政王的祁暄,根本不给他们解释辩驳的机会,直接摘了他们的官帽,根本无关其中有些人可是轩辕宗室之人。
对于祁暄摄政王身份,最开始的时候,内阁不是没有阁老不服,幸好叶老将军出面做了证明,还将叶子传给祁暄的玉玺拿出来给众人看,那几个老家伙这才没那么激愤,但免不了酸溜溜好几日。
当祁暄以摄政王身份出现在朝堂之上是,很多人跟之前的几位阁老一样,自然满心的不服气,可是女帝遗诏,他们又不能明目张胆地反抗,只好冷眼旁观,无所作为,做无声抗议之姿。
不过,等祁暄雷厉风行地处置了那些满口谬论的同僚时,有一些人立马端正了态度,心中暗暗给自己捏了一把冷汗,默默反思自己之前是否行为太过出格,会不会惹到这位冷面摄政王。
这是南越第一次没有帝王出席的早朝,祁暄代理朝务。结束早朝后,他匆匆回到御书房,但他并未坐在御案之后,而是在旁边另摆了桌案处理公务。
没一会儿,安公公进来奉茶。
祁暄一目十行,提起朱红色的笔一面快速书写,一面开口问话:“轩辕瑾人呢?”
轩辕瑾是祁暄从是个孩子中跳出来的唯一一个愿意带在身边亲自教养的孩童。
安公公回道:
第二百五十三章逆袭大佬七号文臣摄政王17[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