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关于嬴渊要修建运河的事情,已经泄露了出去。
      不少文武百官都知道了此事。
      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要搁在以前,肯定是所有人都会反对这一决定。
      毕竟,现在去修那么庞大的运河,明显还不到时机。
      但是自从他们坚定认为,嬴渊便是一代明主时。
      他们看问题,就不再那么片面了。
      渐渐地,嬴渊便就成了部分官吏的信仰。
      他们执拗的认为,明君是不会做出昏庸举动的。
      甚至还列举了几条修建运河的好处:
      一,改善交通;
      二,改善水利;
      三,南粮北运;
      四,促进各地文化交流发展;
      五,有利军事运输;
      六...
      总而言之,可以总结成一句话。
      皇帝圣明!
      修建运河,乃是利在千秋的伟业!
      倘若嬴渊距离千古一帝,还有着不短的距离。
      那么运河一旦修建成功后,将直接朝着那个目标迈出一大步。
      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时机不到,冒然去修运河,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纵然功在千秋,可也有可能产生罪在当代的事情。
      ......
      翌日。
      中书省内。
      六部尚书,正在紧急商议有关修建运河的具体事宜。
      他们也不愧为载入史册的牛人,仅仅一夜的时间,便拿出了一个大概的章程,递给蔡京去看。
      过了会儿,他缓缓开口道:“运河一旦修建,想必最忙的就是你司马懿了。
      不过户部与兵部,也会全力相助于你。老朽粗略算了一下,若是按照陛下的意思,全国各地同时动工...
      大概需要至少上千万的民夫,再加上修建运河所需的材料...估计至少需要十几万万两左右的官银。”
      他这里估计的数值,还不太准确。
      因为在蔡京以及所有官吏潜意识认为。
      那些民夫,每个月用不了几个钱。
      你都被朝廷征调为民夫了,还想着每个月能拿个不错的工钱呢?
      劳民伤财,劳民在前啊。
      和?率先表示道:“修建运河,绝非一朝一夕就可功成。
      钱上的事,我们户部会操持,总之,每年少不了修建运河所需便是。”
      其实修运河,并非是说,要从头到尾,挖个渠道。
      这样的话,工程就不能用浩瀚来说了。
      从列国的角度上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所以,这里的修运河,是指将各地域的胡泊连在一起。
      可即使如此,工程量也可称浩大。
      “老朽还是比较相信你和?和大人的。”
      蔡京打趣道。
      司马懿突然开口道:“上千万的民夫,征召需要一定时间。
      而且,战事平息至今,不足两三年的功夫,突然又征民夫,只怕届时会人心惶惶。”
      这个时代的民夫成本很低。
      连最为普通的军户都比不上。
      是最为廉价的劳动力。
      这就是封建王朝制度的弊端。
      嘴上口口声声说着为了百姓,其实从来不将底层百姓当回事。
      古往今来,帝王们最为重视的,一直都是读书人以及世家。
      蔡京缓缓开口道:“这个问题,老朽已经认真想过了。
      国师张角还有那位表示向朝廷效忠的龙虎山天师,在民间有着大量信徒。
      若得他们相助,至少能为你们工部招揽数百万的民夫。
      此后,你们在徐徐征调便是,切记,不可操之过急。”
      司马懿点了点头,“下官谨遵丞相教诲。”
      任谁也没有想到。
      修建运河这么大的一件事情,稍有不慎,可能就将亡国灭种。
      然而,在他们你一言,我一句的情况下,却将那种不好的风险降到了最低。
      不得不说,当这些原本都该是奸臣奸雄的人物,一旦聚集在一起,努力想要做好一件事情。
      那就没有不成的事儿。
      ......
      事后。
      蔡京将众人对修建运河的具体事宜以及意见,都写在一张奏折之上。
      打算亲自呈递给嬴渊。
      不久后。
      嬴渊便就看到了那张奏折,不过,也只是草草看了一眼而已。
      他认为,修建运河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
      不管他们做了什么准备,只怕都将无济于事。
      既然如此,这奏

第127章 民夫工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