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杀了十余万倭国百姓,白起心中有负罪感吗?
      多多少少是有一些的。
      但是,为了秦国的百姓,他别无选择。
      根据史书记载,在嬴渊前世历史上,白起临死之际。
      回忆起被他坑杀的四十万赵国士卒时,心中渐渐生出愧疚之意,但是,他依旧不会后悔。
      今朝也是如此。
      杀了倭国十余万百姓,固然会有一些负罪感,但是他并不会因此而后悔。
      如果重来一次,他依旧会选择这么做。
      因为他是白起。
      换做他人,一口气杀了十几万人,心中只怕早已麻木,视生命如粪土。
      但是白起不同,杀再多的人,他依旧会有人性。
      毕竟,他是为数不多的,活着的时候,就被百姓称为‘神的存在。
      活着的神,岂能没有人性?
      郑成功苦笑道:“经此一役,将军的名声,将会传遍敌我两国。”
      闻声,白起冷笑道:“名声?自从本将军决定要杀这十余万百姓时,便不在乎什么名声了。”
      言语刚落地,他便走下城头。
      当即将离开时,又扭头看了看身后的郑成功,语重心长道:
      “为将者,若是在乎些许名声,这仗,也便不用打了。
      陛下近乎耗尽国力,是要让我们打出一个百年和平,而不是不痛不痒的骚扰倭寇一下。
      对于本将军来说,大秦的利益,高于一切。”
      自古以来,擅造杀孽者,从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白起能不懂吗?
      一位几乎战无不胜的将军,兵法大家,武庙常客,难道真就不懂政治吗?
      不!
      他只是不屑于懂而已。
      这就是白起。
      一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天生帅才。
      如果说,在嬴渊前世历史上的无数名将里,有哪个将军,可以说是为战而生。
      那么就只有白起。
      郑成功望向他离去的背影,突然郑重作揖道:“大秦有将军,实为幸甚。”
      在他眼里看来,与白起为敌,注定会是一场悲剧。
      因为,要是与这样的敌人发起战争,要么就胜,要么就是全军覆没,绝对不会有第二种结果。
      但是,白起自从参军以来,貌似还没打过一场败仗。
      ...
      白起这支军队,已经打下了高知城,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在四国这地界站稳脚跟了。
      紧接着,他又下达了一个命令,那就是坚壁清野。
      这可不是想守城。
      而是将附近村庄、州县的人,全杀了。
      抢了他们的粮食为己所用。
      或许,这更应该叫做以战养战。
      总之,这是白起的拿手好戏。
      其余几路,除了霍去病之外,行踪几乎都被确定。
      都是采取了稳扎稳打的策略。
      每攻下一座城镇,便就屠城。
      直至现在,加上白起所杀的十余万,倭寇一方,已经死了将近二十万的百姓了。
      可是,令坐镇主帐大营的霍光,感到郁闷的一件事情就是,霍去病失联了。
      没错,是失联了。
      六万精骑啊,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说没就没了。
      别说敌人找不到,就连自己人都找不到啊!
      如今。
      霍光已经接连派出几波斥候,足足上百人,去打探霍去病所部的踪迹了。
      但是直到现在,依旧一无所获。
      于是,他看到有斥候活动的轨迹,便会跑上前去询问霍去病的下落。
      主帐中。
      霍光万分着急。
      来回迈步。
      他很担心,是霍去病的那六万精骑,都已经全军覆没了。
      那可是自己的亲兄长啊!
      如果真的是这样,将足以影响到整个战局。
      届时,朝廷也必将怪罪于霍家。
      最为关键的是,他不想看到自己兄长战死的消息。
      郭嘉知道他心里在忧虑什么,便开口安慰道:
      “元帅,请您放心,霍去病将军深知兵法,而且颇为擅长奔袭战术,麾下又是骑兵
      即使敌军想要追击霍将军,只怕也没有那个能耐,霍将军一定会平安无事的。”
      霍光还是忍不住担忧道:“怕就怕,他遭遇了倭寇的主力军队。
      骑兵虽然有充足的机动性,但是,一旦被敌军包了饺子,只怕也插翅难逃。”
  &n

第156章 失踪的霍去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