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嬴渊未将权力收揽到手中的时候。
      也是朝中文武派系竞争最为激烈的时刻。
      几乎咸阳城里,每天都会有一名官吏,被调到地方上任。
      而地方官吏,也会有人来到咸阳,就此摇身一变,成为京官。
      甚至有时候,还会闹出人命。
      如今虽然情况有所改善,毕竟有嬴渊这个大权独揽的皇帝亲自坐镇。
      但是,在背地里,文武官吏依旧还是互相针对。
      蔡京与曹操都很想改变这个情况。
      他们并不会参与到文武派系之争去。
      因为他们一位是魏王,一位是百官之首,自然不会亲自下场,去参与这种低级的政治斗争。
      可再过低级,也是斗争。
      只要存在斗争,就会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
      所以,这个现象,需要改变。
      霍光也是这个想法。
      按理来说,文武官吏最顶尖的那几个人物,都不约而同的达成共识,那么文武派系之争,应该会得到缓解才是。
      实则不然。
      底下官吏的争斗,放大了讲,就是政见之争,这是不容让步的。
      于是乎,蔡京就想到了一个法子,那便是让曹操这位兵部尚书担任百官之首的位置。
      当然,这一切还要等到他卸任为止。
      于谦可不知道站在山顶的那些人,是如何考虑的。
      他有着自己的想法,向那名将士回应道:
      “请告诉霍将军,只要习武,能有利于天下百姓,我于谦即使弃武从文,又有何不可?
      至于君子六艺,在下一定在函谷关的这段日子,好生练习,不辜负霍将军嘱托!”
      这话所表达的意思,就已经很明显了。
      他的心里,装着的是天下苍生,没什么派系之争。
      无论文臣武将,只要是能为百姓做事,就是好官。
      不为百姓做事,就是奸臣。
      那将士伸出一手,笑道:“在下一定会将先生的话,转交霍将军。
      如今陛下已经返回函谷关,请先生随我一同返回。”
      ...
      晋国。
      上京。
      朝殿。
      晋帝姬重耳召见楚国使臣李园。
      与此同时,晋国的文武百官,都已经井然有序的站好。
      李园此次来到晋国,完全没有首次前往秦国时的那种嚣张跋扈。
      一是因为在秦国吃了一个亏。
      二是因为晋朝的整体国力,要高于楚国。
      在这个时代,实力就代表着一切。
      李园双膝下跪,向晋帝叩首道:“外臣使者李园,拜见大晋皇帝陛下!”
      闻声,姬重耳摆了摆手,道:“起身吧。我晋国与你楚国,似乎从来没什么联系。
      不知你这一次千里迢迢的来到晋国,所谓何事?”
      李园缓缓起身,作揖道:“回晋帝,外臣此来,是想与贵国商议,一同征伐秦国之事。”
      话音刚落,晋国皇帝那边,还没说什么。
      一名叫做毛遂的大夫便从官员的队伍里跻身而出,笑道:“与我大晋商议征伐秦国之事?
      难道贵使或者楚国,认为我们晋国,会在乎一个小小的秦国?还是说,认为我们缺秦国的那点儿国土?”
      晋国的国土面积,要比楚国都广阔不少。
  

第212章 晋国内部矛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