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0章 官员体制改革(二)[1/2页]

重生之病骄女帝 闲人闲事闲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只有兵部尚书耿建光,资历、能力与他差不多的还有人在,像刑部尚书、都察御史、礼部尚书都与他差不多。
      但要说比他强也没有,他能选上约摸还是和承国公护国候他们关系密切吧。
      都察御史孙文桓在心中品了一品人选名单,他没什么意见,就连这里面能力最弱的耿建光处政能力都比他强。
      他站出来道:
      “我觉得护国候这份名单考虑得很周全,下官没有异议。”
      耿建光心里高兴啊,看来自己尽心尽力做事护国候都看在眼里,她没有计较自己和承国公关系近,还是考虑了自己。
      他也顾不得什么矜持不矜持的了,揖礼道:
      “下官一定谨言慎行、恪忠职守。”
      承国公一看,他还能说什么,其他人选都是无可争议的,就连微有争议的耿建光也是和自己关系好的。
      自己要反对,不就是把他架火上烤了吗?
      于是,承国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护国候思虑得确实周全,在下也无异议。”
      中原王还是很想当首辅的,可是他也知道自己初来乍到没有人会支持自己当首辅,那就慢慢来吧。
      他也表态:“本王也无异议。”
      申元国交待过邹义和,只要他进了内阁就好,至于其他人他不参和。于是,邹义和也表态道:
      “申督台要是在这里的话,想必他也是赞同的。”
      好啦,事已到此,就算其他人还有想法也只能偃旗息鼓了。
      要说,有想法的还真有两人,就是礼部尚书和刑部尚书。
      他们两人已在临时内阁呆过,自然知道以后的内阁会有多大的权力,他们也想进内阁啊,他们能力也不比耿建光差啊,凭什么耿建光能进他们就不能进。
      可是,他们和护国候不熟啊,与承国公、申督台、中原王的关系都一般,就算他们想争也没有人支持他们的。
      于是,他们也只好随着众大臣一起表态支持。
      至此,内阁成立了。
      内阁成立后,所有的事务都必须先经过内阁表决才上呈皇帝,皇帝下达的指令也经由内阁转达。
      如此这般,枢密院自然就没必要存在了。
      不过,枢密院也是公西月为了了解朝政临时成立的机构。
      内阁成立后,公西月提出了第一项提议:
      增设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还有器具研发等事务,器具研发在工部下单独为一个部门。
      现在只有吏部、户部、兵部、刑部和礼部五部,公西月就屯田、水利、器具改良等的重要性做了一一阐述,并列举了相关数据,让这项决议很快得到通过。
      申元国的职位还没有交接,代替他投票的是邹义和,可这项提议申元国赞同或否决意义都不大,因为其他6个人都同意了。
      对的,是6个人,范祖松尽管还不是户部尚书,不过已在内阁上任了。
      只是工部尚书人选的时候出现了争执,大家都有自己的私心,这个工部尽管权力不大,但油水明显很足,谁都希望

第150章 官员体制改革(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