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强忍住内心的悲伤,挤出丝笑好生宽慰了番病入膏肓的太师,然后便向他告辞。出了魏府,他没有立即回东宫,而是连夜前往父皇的寝宫。他猜想父皇还不知晓魏征生重病,要不也不至于连他这个太子什么也不知道。他确实很聪明,一猜就中。当他来到宫中向父皇禀告魏征躺在病榻上时,李世民一脸茫然,什么也不知道,眼睛里充满了诧异与伤感。李承乾见父皇不知情,暗自怨怪起父皇不关心自己的大臣。沉吟一下,他索性把太师家的情况简明扼要地禀奏父皇。李世民听说魏府寒碜至极,宰相家竟然无正寝,万分错愕,一副令人难以置信的样子。考虑了会儿,他便决定将自己修建寝殿的木材全拿去给魏征建造大屋,以表彰他节俭之风。同时,他还嘱咐儿子这段时间常去太师家看看,以尽师生之情。李承乾听了,连连点头称好,态度很是诚恳。
第二天一大早,魏征家的院子里突然变得热闹起来,人来人往,不时发出阵木材着地的撞击声。这动静不小,把躺在病床上的太师惊醒了过来,他缓缓地撑开沉重的眼皮,冲着房门外呼老伴,想问过究竟。恰好这时,裴氏慌慌张张地从门外跑了进来,带着几分惊喜告诉夫君皇上命人替他盖新房。魏征听后,足足愣怔了一分钟之久才缓过神来。他打心里感激皇上这份深情厚意,深陷的眼窝子里有泪水在打着转儿,但因舍不得破费府库银两而不想接受皇上这份好意。于是,他张口嘴巴,操着沙哑的嗓音吩咐老伴即刻前去劝阻。裴氏明白夫君的心思,也不劝他,只轻轻叹了口气,转身朝门外走去。
负责建房的人听说魏征不想受到惊扰,先是一愣,接着就命令那帮木匠暂停手上的活儿。过了会儿,他出了魏府,急匆匆地前往工部尚书那儿汇报情况。杜楚客得知魏征不让建房,感到难以理解,兀自摇头笑了笑,然后他便前往宫中禀奏皇上。李世民得到奏报,感慨了一番,对魏征的节俭品质大加赞赏。沉吟会儿,他决定这回不再听魏征的话,强行给他建造一座气派的官邸。于是,他命令杜楚客按原计划给魏征建房,且必须在五天内竣工。
正因如此,没过半个时辰,魏征的耳朵里又重新响起了叮叮当当的声音。他不由得皱紧眉头,没好气地问身边的老伴到底有没有替自己前去劝阻。裴氏一脸无奈地回答他,说自己出去劝了好几次,可那些人就是不听。魏征听后,心里忽然明白了过来,就连忙艰难地欠起身,说是要去见皇上。裴氏看到夫君病得都快不行了,再经一番车马颠簸那还不要了他的老命。于是,她便好言相劝。谁知魏征的倔脾气又上来了,不管夫人好说歹说,他就是逼她扶自己出去坐马车,前往宫中见皇上。裴氏怕惹夫君动肝火,气坏了身子,末了只好把他扶下床。没过多久,魏征就在夫人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出大门。
工程负责人桓大人见了太子太师,连忙上前行礼。魏征和颜悦色地回过礼,紧接着又板着面孔问他为何不听夫人之劝停止建房。桓大人嘻嘻一笑,说这是皇上的意思,他可不敢抗旨不遵哪。其实,魏征早就明白了此事的原委,自然也就不好再责备桓大人了。沉默片刻,他又为刚才的不是向桓大人赔了个礼,然后命长子魏叔玉备车。魏叔玉知书达理,很有孝心,他看见父亲大人病体衰弱,不胜车马劳顿,便恳求父亲进屋歇息,自己代他前往。魏征不听,非要亲自面见皇上不可。末了,魏叔玉也怕惹父亲大人动怒伤身,只好跑去院门前备车了。魏征见儿子乖乖服从自己的命令,满意地笑了一笑。
不多时,魏叔玉又踅回了院子,特来请父亲上车。这时,魏征正立在淡淡阳光下看着那些忙忙碌碌的工匠,不时劝他们停下来歇息。可工匠们不听他的话,只对着他温和地笑,个个依然故我着忙着手头的活计。他感动很无奈,只好摇头苦苦地笑。他见儿子过来了,便急不可待地迈开脚步朝前走,可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不由晃了两晃,眼看就要倒下去。好在这时候魏叔玉一个箭步冲上前,将父亲稳稳扶。他看了衰弱不堪的父亲,心疼得要命,禁不住又好言相劝。魏征性子很倔,认定的事一定要做,所以不论儿子怎么劝,他就是不听。末了,他
第169章 兄弟相残【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