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步台,千重劫,恒古匆匆,弹指间。
梵因行走千步台,明心见性,不矜不伐。此时他的内心被感悟,被净化。仿佛这世间的一切都是自然的、完整的、新鲜的甚至说是美好的。
每前进一步,上一步的位置都留下一缕浊气,浊气如实,仿佛具有生命般,而这一缕缕浊气努力向前抓去,似乎在阻止或挽留梵因的前行,时而面目狰狞,时而痛苦挣扎。
此时,梵因的脑海中犹如一片平静水面,水面两侧分别站着两个他,一边是手持佛光禅杖,身披赤色袈裟。另一边的他则是尸骨缭绕,足踏血河。而二者的中间即千步台。
悬空寺钟声再次响起,虔诚的声音回荡在耳边,“圣僧,孽海茫茫,回头是岸。”
“孽海无边,岸又在何处?”此时的梵因浑身散发着阵阵金光,威严而不可侵犯。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梵因浑然不觉却早已来到悬空寺正门,门前石碑刻着十六个大字,“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悬空寺院子较小,可院中的几棵菩提树硕大无比,这座古老的寺庙在朦胧的云雾笼罩下,犹如一幅飘在浮云上的剪影,显得分外沉寂肃穆。
悬空寺方丈佛图澄迎面走来,手持佛珠,佛衣金线,“阿弥陀佛。圣僧,足下即岸,孽海有边,不妨回头一看。”
千步台,每一步每一阶都有着一缕浊气,而这浊气即属于梵因,属于他那极致之恶。
此时为昼,梵因的身上唯有极致之善,浊气的排除令他感到无比舒适,世人口中梵家每个人都有极致善恶,可殊不知这善也只是表象,甚至说叫规则,就是那白天不允许杀人作恶的规矩。
可走过千步台的梵因心底此时萌发出真正善因种子,他不再受梵家规矩的限制,从他的内心深处便不再向往杀戮,此时的梵因可称得上真正的圣僧,散发无尽佛光,他可普度众生,可传世佛法,应声道“即已到岸,何来回头”
随后,将他怀中多年伴他征战杀场且沾满怨念的匕首掏出,大手一挥丢到千步台之上,“阿弥陀佛。”
“圣僧,请。”佛图澄微微点头。
村长见状再无打扰之意,转身离开,走下千步台之时,就看那充满怨气的匕首正在不断吸食着每层台阶的浊气。
本有意想摧毁匕首,思考片刻后放弃了这个念头,他相信此举也是佛图澄安排,更是梵因的命数,他无权过问,更无权干涉。
村长来到一间破旧的茅草屋,一股股药香扑面而来,院门左右两侧木牌上写着,“世间人无病,宁可药生尘。”
一有着道风仙骨般素衣老者,慈祥的面孔迎面走来,“村长大人,什么风把您吹到药铺了?”
“咳咳,你个老不正经的,我就不能来看看你?你这黟山药铺何时关门大吉。”岐伯与村长、佛图澄都是老相识,也是渔村中较有威望的老一辈,岐伯也正是黟山药铺大夫,更是小渔村的杏林。
“岐老头,这大老远的就闻到一股药味,近几年咱渔村哪有人生病?你要是医术不行就趁早关门,咱渔村百姓个个都是宝。”村长此时扣了扣鼻孔,在岐伯这他也没必要演戏,就明摆着调侃你。
岐伯瞪了村长
第0010章 心中有劫,唯有自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