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开始就要从尤十常落魄后开始讲起,尤家在败光大部分家产后,尤十常便独自一人潜入深山中寻找炼蛊过程中最合适的毒虫和毒草,尤十常每次进山都要一年之久。着了魔的尤十常每年固定农历五月初五这个时间点回家,到家后只是把自己所在房间内,不闻世事。
尤十常去世后,也无人知晓,后来被寨中族人发现时已经化为白骨。家人在打扫尤十常房屋时发现不少古籍,其中一本便描述了农历五月初五这个时间与蛊术之间的联系。
蛊者强调必须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日聚置毒虫,这是受了五月五日毒气最盛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蛊,多于端午日制之,乘阳气极盛时以制药,是以能致人于病、死。”
传说中养蛊的方法、与《通志》上一二载的相类似。《通志》中所记载的.要用一百种虫类,而夷人所要的只有十二种。在养蛊以前,要把正厅打扫得干干净净,全家老少都要洗过澡,诚心诚意在祖宗神位前焚香点烛,对天地鬼神默默地祷告。
然后在正厅的中央,挖一个大坑,埋藏一个大缸下去,缸要选择口小腹大的,才便于加盖。而且口越小,越看不见缸中的情形,人们越容易对缸中的东西发生恐怖,因恐怖而发生敬畏。
缸的口须理得和土一样平,到田野里任意捉十二种爬虫回来如果,不是端阳那天捉回来的爬虫养不成蛊,放在缸中,然后把盖子盖住。
 
第0119章 烛的过去,六道书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