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因为他是明初期,文学还没有完全起来,三国更是明中晚期才写出来的。
      所以朱棣也不知道曹操的故事,但大体有所了解。
      开局一只碗:“叶晨先生,如果妇女之友都是千古一帝了,可否给我追加一个万古一帝?”
      朱元璋没读过多少书,对于正史所知甚少,也不太了解当年的赤壁之战。
      “正所谓,心一飘,麻烦就来了。”
      “他认为,自己的八十万大军,足以灭东吴数十回了。”
      “所以他也不马上进攻,而是让三军将士先在船上习惯了水性后,再一举发起进攻。”
      “可殊不知,这却给了东吴喘息之机。”
      “首先,是诸葛亮借东风。”
      “或许,诸葛亮喜欢搞一些封建迷信吧。”
      “他穿着法衣,站在风雷台上作法一天天夜,竟然真的借来了东风。”
      “但根据我的推测,或许,诸葛亮早就精通天文,知道一天后必起东风。”
      “可诸葛亮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为了显示自己很能,也就是为了装逼。”
      “故意拿着法器在风雷台上念念有词,大动干戈,好自抬身价。”
      “果然,一天后,东风借来了。”
      叶晨打字道。
      “哈哈哈哈,叶晨先生,不要说破嘛。”
      大唐李二忍不住哑然失笑。
      能在群里的人,大多是封建君王。
      他们知道利用一些神神怪怪的东西愚弄民心。
      明知道一天后会发生什么事,但他们却故意要大动干戈,做个法什么的。
      这就能告诉天下百姓,自己是天子,受到上天的庇佑,你小子可别想着造反哦。
      造反,就是与天作对。
      这也算是封建社会统治人心的一种手段之一,也就是帝王之术。
      而诸葛亮,虽然没有做帝王的命,却深谙帝王之术。
      帝王之术,群内的皇帝多少都懂,无非就是愚弄民心而已。
      曹操越听越不对劲。
      “叶晨先生,你到底要说什么?”
      曹操问道。
      “简单啊,诸葛亮借来了东风,你说他要干嘛?”
      叶晨反问。
      “不知道,难道是因为天气火热?诸葛亮给东吴士兵送清凉?”
      曹操打字道。
      “哈哈哈哈,我忍不住了,笑死我了。”
      朱由检哈哈大笑起来。
      “错了,借东风,是因为曹操的八十万大军,铁锁连江,正好在东方。”
      “而周瑜他们所囤积的士兵,在西方,你说说,借东方是用来干嘛的?”
      叶晨再次提示。
      曹操左眼皮不停的跳动了几下,隐隐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叶晨先生,还请脸色明示。”
      曹操道。
      “不明示了,如果这你都看不出来,就没必要说了,不好,我肚子痛,要去上厕所。”
      “拜拜,屎喷。”
      叶晨很快就溜之大吉。
      这一边,朱棣花了三个月时间,从蒙古以北,绕了人个大弯子,终于来到了位于大明境内的河套地区。
      “陛下,我们,总算回来了,我,我呜呜呜。”
      陈四诚从马背上跌落下来,那叫一个痛哭流涕。
      “父皇,我们成功了,总算活着回家了。”
      朱高煦也激动莫名

第464章 朱棣回国 ![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