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七章 黄歇:博学多识的我,理应充满魅力![1/2页]

大秦请回答,崩坏的战国七雄! 凌云木木木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韩非笑了笑。
      “黄帝纪年,公元纪年……真有意思。”
      【第三题结束,第四题即将开始!】
      【请各位考生做好准备!】
      忽然间,冰冷的机械语音在答题空间中回荡开来。
      王翦双手环胸,道:“管他什么黄帝纪年、公元纪年,在下只知道,未来的七国乃至天下,用的只会是我大秦的颛顼历,是我大秦纪年!”
      赵括贱兮兮道:“得了吧,老王你又在做梦了。”
      黄歇不正经道:“括小子说得对,再者说,老夫的大楚未必也不是没有可能。”
      李牧用手肘戳了戳韩非,笑道:“好了,诸位都别想这些有的没的,答题要紧,第四题要来了!”
      【第四题,请听题!】
      【《左传·定公十年》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意思是说,中国有疆界广阔,文化繁荣道德兴盛为夏,有服饰华采、章纹衣冠之美为华,是“华夏”一词的说法来源之一。在华夏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者“邦”,故“中国”又可理解为“中央之城”或者“中央之邦”。】
      【请问华夏周代典籍中,“中国”共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含义?】
      A、指国都、首都
      B、指周天子直接统治下的国土
      C、指中原地区
      D、指国内,内地
      E、泛指诸夏族居住的地方,诸夏族建立的政权
      F、普天之下,率土之滨,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中国!
      【宣读完毕,请各位考生将答案书写于答题面板之上,分数取选项对错综合,最终最高分数若有并列者,以第一个道出原本典籍出处多者为胜!】
      “嘶~~”
      看见题目的一刹那,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李牧感慨道:“这题……未免也太难了吧,足足六个选项,且意思个个不尽相同,蒙都没法蒙,怎么做得对啊!”
      君王后望向韩非:“非公子,你怎么看?”
      韩非摇了摇头:“仙人此题所考察的东西涉猎太广,且不给一丝提示,全凭日常积累,在下学识浅薄,难以完全分辨,私以为除非家师来此,不然恐怕很少有人能够完全做对。”
      黄歇微微挑眉,不说话。
      王翦大笑一声:“哈哈,那看来就真的只有蒙了,诸位,动笔吧!”
      “等等,老夫有一问。”
      剧辛忽然举手:“敢问仙人,这诸夏为何意?”
      【诸夏:诸,意为各个,夏,指华夏族,“诸夏”即用来泛指各个华夏诸侯国,区别于戎、狄、蛮、夷等!】
      剧辛恍然大悟。
      韩非若有所思。
      剩余众人则各有所想,似有明悟,纷纷各自在面前的答题面板上写下答案。
      不一会儿功夫,众人的答案全部书写完毕。
      一个个皆化作一道道流光,聚集到答题空间中央。
      【答题时间截止,考生答案如下!】
      君王后:A、B、C、D、E、F(全选)
      王翦:A、B、C、D、E、F(全选)
      黄歇:A、B、C、D、E、F(全选)
      魏无忌:A、B、C、D、E、F(全选)
      李牧:A、B、C、D、E
      韩非:A、B、C、D、F
      剧辛:A、C、F
      看清众人的答案,赵括瞪大眼睛。
      “好家伙,你们这是在干啥,七个人,有四个都全选,这是都自我放弃了吗?”
      君王后和王翦默默点头。
      魏无忌笑道:“也不尽然,或许……此次我等会出现四个并列第一也说不定,到时候就要道出典籍出处来争夺最终机会了。”
      君王后和王翦眼前一亮。
      他俩这回全选,其实是受李牧第一题时的影响,都是蒙的,难不成还有答对的机会。
      而开创全选套路的李牧,这回却破天荒的没全选。
      黄歇大笑道:“哈哈哈,信陵君,不是或许,是一定,老夫有这个信心!”
      “对了,齐太后若是有不会的可以问老夫,老夫都知道哦,哈哈哈!”
      君王后轻啐一口:“忒,好色之徒!”
      黄歇:“???”
      “春申君,既然你都知道,那朕倒想考考你,为何中国会有京师,同时又有周天子直接统治下的国土之意?”魏无忌笑着问道。
      黄歇答道:“其实,此处可由《孟子》与《诗三百》结合来看。”
      “《孟子·万章》有言:“夫然后中国,践天子位焉”,天子都于京师,故中国应有国都,首都之意。”
      “《诗三百·民劳》又有言:“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意思是说先爱护中国之内的百姓,再安抚四方的百姓,老夫以为,这里的中国不仅有国都之意,也应有天子直接统治的四方之意。”
      “故在这两部典籍中,不难看出,中国应有国都,同时又可以指周天子直接统治之意!”
      黄歇说的引经据典,头头是道,还把哪一句话出自哪本书都给说了出来。
      赵括听得一愣一愣的,情不自禁道:“黄歇老儿,一年不见,你真的变了一个人啊!该不会……你偷偷贿赂仙人补课了吧?”
      “滚!”黄歇翻了翻白眼,一脚踹向他,懒得理赵括。
      魏无忌也是一惊,没想到黄歇竟然真的能答出来。
      “那敢问春申君,这国内,内地,该是出自何处?”魏无忌虚心求教道。
      这一题的六个选项,说实话,满打满算魏无忌只能看出来两个半,其他的完全是靠他自己的做题经验和生平经历。
      魏无忌觉得自己全选有八成的概率全对,但真要他一个个解释,他真解释不出来。
      “嘿嘿,信陵君,你不行啊!”
      黄歇好为人师道:“《谷梁传·昭公三十年》有言:“中国不存公”,意思是说,季孙不让鲁昭公在国内存身,此处的中国,便有国内之意,想来是出自此处!”
      “谷梁?”韩非疑惑道:“莫非是谷梁赤谷梁子?”
      “不错!”
      “但是依在下所知,谷梁子之言所传甚广,但想来应并未著有此书啊!”
      黄歇大笑道:“哈哈,非公子,这你就有所不知了。”
      “《谷梁传》确实没有书简广为传世,但是却有残书,相传由孔子的弟子子夏,口头传授给谷梁子,由谷梁子所写成此篇残书!”
      “可春申君又怎知如此辛秘?”
      黄歇笑道:“老夫的门客中恰好有

第八十七章 黄歇:博学多识的我,理应充满魅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