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恢复的很好,一会就要拿掉纱布了。”
      此时,在眼科的vip病房中,显得是格外的热闹。
      陆晨和潘主任,此刻就在王海的面前,做着最后的检查。
      而王海的家人,此刻一脸紧张地靠在一旁。
      今天是王海即将恢复光明的一天,家属的内心可想而知,有期盼,也有担忧。
      期盼自己的亲人可以重见光明。
      也害怕手术失败,失去所有的希望。
      家属的心情自然是格外的紧张,而所有的专家中,也就吴院士留了下来。
      吴院士想要在第一时间,知道最后的结果。
      至于其他的专家,自身本来就忙,自然不能留下很久。
      “陆副院长,我能,我能摘下纱布了吗?”
      “稍等,在这之前,我还是要提醒你一声。”
      虽然陆晨知道王海迫切的心情。
      不过,对于王海来说,在摘下纱布之前,还是要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第一次恢复视力时,会面临很大的挑战。”
      按照医学上的定义,视力≤0.05(6\/120)或者中心视力视野直径≤5度的人就是盲人。
      此时王海摘下纱布,并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准确定位和判断物体的距离和大小,也无法理解长度、厚度、宽度等概念。
      当然,相比而言,王海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切,毕竟王海不是天生致盲。
      可是如今王海已经致盲了这么多年,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
      “在经过长时间的没有视觉体验之后,你所看到的世界和你自己的感觉,与正常人所看到的世界一定是不一样的,这一点,你必须要做好准备。”
      前期的心理疏导必不可少。
      “陆副院长,我的脑海里,一直都有这个世界,一直都有。”
      自从失明了之后,世界的模样,一直深入在王海的脑海中。
      “脑海中的世界不一样,你需要学习如何通过眼睛观察和感受世界,并且需要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思考和感受世界。”
      “是啊,陆副院长说的没有错,王海,我接诊过很多患者,第一次的情况完全是不一样的。”
      当盲人第一次睁开双眼时,他们可能会感到非常恐惧和困惑。
      需要适应新的视角和光照条件,并且需要和他们之前学到的假想的世界进行比较。
      更重要的是,患者需要学习如何将眼睛的输入信息转化成有意义的、索引的信息。
      以便他们可以理解、熟悉和操作他们所面对的环境。
      这是潘主任的经验之谈。
      在眼睛第一次接收光线之后,你可能会看到一片亮光。
      而这个时间段,一般会持续半个小时左右。
      不过患者也不需要担心,这并不是意味着手术失败,而是患者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这一切。“
      所有的患者都一样,需要慢慢适应周围的环境。
      对于大多数盲人来说,其实视野是很模糊的。
      他们看不清较小的物体和细节,也无法看到过于明亮或过于暗淡的颜色。
      更多的患者,无法识别一些基本的形状和模式。
      这些,都是要提前告知的。
      很多患者因为没有做好足够的心里准备,使得重见光明之后,开始畏惧眼前的世界。
      在逐渐适应新的视觉世界之后,患者会慢慢发现他们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我知道,陆副院长,

第857章 那一丝光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