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117】 子午流注针穴法(二)[1/2页]

相王讲鬼故事 黑暗仙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四、天干与十二经脉相配
      如当日与经配合,要牢记如下歌诀: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
      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经同归入癸方。
      以上歌诀的意思是,甲日属胆经,乙日属肝经,丙日属小肠经,丁日属大肠经,辛日属肺经,壬日属膀胱经、三焦经,癸日属肾经、心包经。
      天千与十二经相配,主要用于子午流注纳甲法,该日所开井穴。
      如甲日开胆经第一个穴成时是窍阴,乙日酉时开肝经大敦,余类推。详见下表:
      天干与十二经相配表
      日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时辰
      经脉戌胆酉肝小肠心未午胃已脾大肠辰卯肺膀扰寅亥肾酮井穴足窍阴大敦少泽少冲厉兑隐白商阳少商至阴
      五、地支与脏腑经络相配
      地支与脏腑经络相配,是指十二经脉的气血周而复始地运行着,这个顺序以一天来说,是从中焦开始上注于肺寅时起,经卯……己……午……子丑时。
      此法用于子午流注纳子法,是十二个时辰代表十二经来取穴。
      如寅时是肺经流注时间,卯时是大肠经流注时间,辰时是胃经流注时间,已时是脾经流注时间,余类推。歌诀如下: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已心午子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戍,亥焦子胆丑肝通。
      即寅时肺经气旺,卯时大肠经气旺,辰时胃
      经气旺,申时膀胱经气旺,酉时肾经气旺,时心包经气旺,亥时三焦经气旺,子时胆经气旺,丑时胆经气旺。
      六、子午流柱的经穴
      五俞穴是指井、荥、俞(原)、经、合穴。这分布在十二经脉肘膝以下,分别描述人体气血运行的情况。
      井——象征经气如泉水初出的源头。
      荣——指经气尚小,如涓涓流水的小溪。
      俞(原)——指经气渐盛,如水流灌注。
      经一—指经气更盛,有如滔滔江水经过。
      合——指经气充盛,并汇集在一起,有如江河归入大海。
      古代医者认为这些俞穴不但是经气出入、经血交流、阴阳交会之处,而且还是治疗各种疾病的有效针灸穴位。
      中医针灸学认为周身366穴,统于66穴。由此可见五俞穴早就被医家们重视。
      66穴的部位:
      少商:手拇指桡侧,指甲角旁约1分。
      鱼际:第1掌骨中点,赤白肉际。
      太渊: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桡侧凹陷中。
      经渠:桡骨基突内缘,腕横纹上1寸。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
      商阳:食指桡侧,指甲角旁约1分。
      二间:握拳,当食指桡侧,掌指关节前凹陷中。
      三间:握拳,当第2掌骨小头桡侧后凹陷中。:
      合谷:手背,第1、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中点处。
      阳溪:腕背横纹桡侧端,拇指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曲池:屈肘,当肘横纹外端凹陷中。
      厉兑:第2趾外侧,趾甲角旁约1分。
      内庭:足背第2、3趾间的横纹端。
      陷谷:内庭穴上2寸。
      冲阳:内庭穴上5寸。
      解溪:足背踝

【117】 子午流注针穴法(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