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其实原本是想带着郑娟回她家的。
珠市口虽然没有那么顺路,但是摩托车速度还是挺快的。
话说这个李厂长,对易中海还算是不错,这摩托车用料十足啊。
虽然是个万国造。
但的确是个好东西。
为什么到最后易中海是自己一个人走了呢?
首先一个就是郑娟,她来上班的时候是骑着自行车的。
总不能把自行车就随便往厂里面一放吧。
自行车呀!
位列三大件之首。
60年代,骑个自行车,基本上那就是兰博基尼大金牛啊。
一辆新的自行车本身就有很多人惦记,白天还好一点,厂里面有保卫科,然后到处都是人。
没有人敢偷。
要是晚上还夏姬霸乱放,一准没。
这也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毕竟自行车这种东西对于易中海来说也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儿。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
易中海这个人吧,还是有点胆小。
这年头四9成没有那么大。
什么三环四环五环想都不要想了。
总共人口也不过是500多万。
在五六十年之后,没上1,000万人口的城市,都不能算是大城市。
小城市有一点不好,那就是认识的人特别多。
易中海要是骑着摩托车,带着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姑娘招摇过市。
要不了几天。
全世界都知道了。
那可不行。
当易中海来到芝麻胡同的时候,他也是万万没想到,一家卖酱菜的,店面竟然有这么大。
当然了,也不仅仅是卖酱菜,他还卖酱,还有一般的腌菜。
一般的腌菜叫水疙瘩。
加了酱腌的酱菜叫做酱疙瘩。
据说。
这沁芳居的酱用的都是丰润的黄豆。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丰润豆,赛过肉,上屉一蒸,香味飘出二里地。
好豆制好酱。
好酱才能腌出好的酱菜。
别看仅仅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腌菜,还挺讲究。
易中海走进沁芳居,的确是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酱香。
这里的酱菜品种实在是太多了。
和小酒馆不一样,人家小酒馆主要卖的是酒,酱菜只是一种下酒菜。
所以根本就不需要准备太多的品类。
并且下酒菜也不仅仅只有酱菜,还有花生米,以及一些鸡零狗碎的东西。
主要是一些下水。
当然了,现在的沁芳居不叫沁芳居,叫红星酱菜厂。
也算是有浓浓的时代色彩了。
里面的那些服务人员有一些态度特好,有一些完全不搭理人。
这明显就是两拨人。
态度好的那些基本上年纪都稍微大一点。
这些人应该是沁芳居原本以前的那些跑堂的,伙计,掌柜之类的。
至于那些完全不理人,只顾着自己嗑瓜子的。
应该是后来分配过来的售货员,还有就是公方经理。
这些人压根就不是来做生意的,
第153章 沁芳居售货员的区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