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明明原本打算只在家待一天的,可是大姐甄明娟小日子到了,肚子疼得不行。她就让大姐上炕歇着,自己留下干活。
“姐,找时间看看大夫吧!要不这月月的折腾,也太难受了。”甄明明给大姐端了碗姜糖水说。
“看大夫就得吃药,这毛病一副两副药的不管用,要吃就得吃三四个月。”甄明娟无奈地说,“忍忍也就过去了。”
这时候女性的地位普遍低,尤其是在农村,痛经根本算不上是病。
甄有和家条件不好,下雨的时候孩子们连件雨衣都没有。
甄明娟是家里的老大,什么苦活累活都得干在前头。赶上月经期淋了雨、受了寒,就落下病根儿了。
虽然每个月都把她疼得死去活来,可她从来也没有想过治疗。在娘家还能在热炕上趴一趴,躺一躺,在婆家你就是疼得眼前发黑,也得该干什么干什么。
饶是她忍着疼干活儿,她婆婆还要打鸡骂狗、指桑骂槐地数落她。
每当这个时候,甄明娟就慨叹怪不得老辈儿人都说“宁作灶坑的丫头,不作炕上的媳妇”。
“不怕,大姐,咱现在不差钱儿!等我到县城问问大姑、大姐她们,找个好中医,几副药下去就好了。”甄明明说。
她刚刚在姜糖水里放了一点儿止痛剂,拿捏不好计量,没敢多放。
可止痛剂毕竟治标不治本,她又不能时时跟在大姐身边,所以还是把这毛病治好了为上。
“唉,我也常想着你这宫寒的毛病还是得治,要不然都不容易有孩子。”李桂花作为母亲考虑得更多。
甄明娟低下头默不作声,母亲说的事她当然也想过。她婆婆成天骂她是不生蛋的鸡,也不是不知道她有这个毛病,可却不肯为她花钱治一治。
甄明明在旁边听了,却有些犹豫了,她不想让大姐有孩子,因为一旦有了孩子,她就更不能从孙家那个火坑跳出来了。
“那屋的人这一天进进出出忙啥呢?”李桂花隔着窗户望着院子里甄有荣一家忙活,有些不知所以。
“妈,大姐,二姐,大爷他们家好像也要生蒜苗。”这时老三老四从外头回来了。
天冷,两个孩子的脸都冻得红扑扑的。不过现在她们身上都穿上了新棉衣,还有帽子和手套,捂得算严实了。
“真的吗?”李桂花问。
“我们看着他们一篓子一篓子地往屋里搬东西来着。捂得严严实实的,好像怕冻了。”老三说。
“是明香说漏了嘴,她说二姐不让他们生,他们也不稀罕,自己会生。”老四说。
“哎呀,他们是不是要……”甄明娟满脸担忧地望着二妹,大爷家本来就人多势众,而且比她们有钱。
甄明明可一点儿都不担心,她当然知道甄有和一家打的是什么主意。最简单的价格战嘛!
但他们忘了一点,那就是他们生出来的蒜苗,无论是速度还是品质都跟甄明明的没法比。
当然了,以他们的认知是不会想到这一点的。
只有甄明明知道,自己能赚上这笔钱,究竟凭借的是什么。
 
第32章 劲头十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