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村子里经常开大会。
不过河湾子村也有一两个月没开了。
一早上人们吃过饭便都纷纷离开家来到村部。
有的人消息灵通,已经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这甄有荣可真是作死呀!还敢跑到村部去惹事儿,我看他这小队长的帽子得摘了。”
“他们家的人都有红眼病,嫉妒甄有和一家。看着人家过好了,他们肚子都要气破了。”
“其实说到底就是不会做人,一家当户的,至于弄的你死我活吗?都说老甄家二丫头厉害,可人家也说理呀!”
“可不是嘛,人家那孩子又能干又明事理。欠咱们的钱,人家老早就还上了,还蒸了馒头给咱们送来。”
“是啊这砖厂办了起来,在那儿上工的,挣的可不比镇里的工人少。”
所谓人人心里一杆秤,甄明明是好是坏,大家自有评说。
同样,甄有荣一家算是彻底丧了人兴。
全村子的人没有一个说他们好的,骂他们是白眼狼、缺德货。
甄有荣父子两个被捆了半宿,这时候又被押出来示众,臊得真恨不得把脑袋扎进裤裆里。
郭氏和冯连英等人也都来了,邱大叶夫妇却躲在家里不肯出来。
冯连英扶着婆婆,郭氏颠着小脚。
婆媳俩刚走进村部,就扯开嗓子使劲儿嚎。
“哎呦,我的天儿呀!真是冤枉死了!
老少爷们儿!你们快都睁睁眼吧!我们家有荣不会干这种事儿的!”郭氏呼天抢地。
甄明明在一旁听着也奇怪,这个老太婆常年抽旱烟,中气居然这么足。
人群让开一条道,冯连英婆媳俩就走到了甄有荣父子跟前。
一看他们俩身上被绳子捆着,冯连英就哭着说:“你咋能困着人呢?这不是把人当贼了吗?”
“你们要是哭就回家哭去!别在众人跟前丢人!”王友林披着外衣从村部的屋子里走了出来。
他不怒自危,冯连英婆媳两个立刻就住了嘴。
“支书啊,有荣是你看着长大的。”郭氏走上前又是套近乎,又是装可怜,“他啥样你还不清楚吗?”
“老嫂子,这可是你教育出来的好儿子呀!
村子里是想给大伙造福,由你孙女牵头,跟县城里的几家食堂合作,腌了咸菜供应。
这是天大的好事儿,对咱们村里每个人都有好处,可是甄有荣身为她的大爷,又是村上的干部,竟然搞破坏。”
王友林提到这一点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要不是甄明明提醒他,这不是要闯大祸吗?!
“支书,有荣他不会的,他一定是被冤枉的。”冯连英肿着眼泡说。
昨天晚上甄有荣父子俩从家出来,她估摸着一个钟头左右总是能回去。
可是等到11点了,还不见这俩人回来,就忍不住担心起来。
但是大半夜的她也没法嚷嚷着找人,那不等于让这父子俩暴露吗?
好容易等到了天亮,她才到婆婆屋里,说丈夫和儿子一夜都没回来。
&nbs
97章 甄有荣撤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