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不亮,甄明明就到县城去了。
送了两批货,甄明明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就对跟她一起进城的人说:“剩下两个地方的货你们去送吧,我先去火车站接人。”
“行啊,你忙你的去吧!一会儿我们送完了,就在火车站前条街等你们。”
甄明明挎着从北京买的那个黄书包,包里装着一张大纸,上头写着汪大眼镜的名字。
甄明明问他为什么不写他外孙的名字?
汪大眼镜说,虽然电报上说他外孙来接他,但有可能临时换人,毕竟他外孙现在读大学呢,挺忙的。
还是写自己的名字更保险。
村部有毛笔和大纸,甄明明就和他一起去了村部。
看着他在纸上龙飞凤舞地写下“汪以俊”三个字。
“老先生,你的本名这么文雅呀!”村里人都叫他的外号,不说他的本名。
汪以俊抬了抬眼镜,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名字是父母取的,只是我这名字真是好多年没人叫了。”
“哎,对了,小姑娘,这字你都认识的?”汪以俊好奇地看着甄明明问。
原本的甄明明只上过三年学,认的字实在有限。
“我在刘素娥我大姑家住着的时候,他们家的大姐和嫂子会教我认一些。”甄明明解释道。
汪大眼镜信服地点了点头说:“那也是你本身好学又聪明。”
这些年他的乡下见识了农村人的善良和淳朴,但也见识到了他们知识浅薄这一方面。
很多人都没有学习的意识,认为这没用。
但甄明明这孩子真的很与众不同。
汪大眼镜自己经历过这么多事,明白一个人的起点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有没有向上的心。
甄明明来到车站,这个时候火车的列次很少。
能在他们这个县城停下的火车一共就那么五六趟。
还得把从南到北,从北到南的都算进去。
所以只要稍微有意识去了解的人就都知道每趟火车停车和发车的时间。
当然了,这个时候火车经常晚点。
甄明明到那儿之后又等了好半天火车才到站,足足晚了20多分钟。
她站在接站口,高高举起那张大纸。
出来的人并不多,就那么二三十个人。
甄明明从人群中一眼就注意到了一个长得高高大大的男生。
那个人也同时看到了她。
两个人相视而笑,那男生迈开长腿几步就跨到了真名面面前,两个人几乎同时说了句“好巧”。
“乔大哥,真没想到,原来汪老先生的外孙就是你。”甄明明笑着说。
原来这个人就是之前甄明明在京城公交车上遇到那个见义勇为的帅男孩儿乔疏桐。
“我也没想到,来接我的人竟然是你。原来你家就在这儿啊!”虽然坐了很久的火车,但乔疏桐身上依旧干干净净的,不显丝毫狼狈。
当时甄明明虽然跟乔疏桐说了自己是哪儿的人,但也只是告诉
101章 原来是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