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冬天来得早。
一进农历九月就上霜了。
甄明明这段时间一直忙着蔬菜大棚的事,有半个多月没上县里去了。
大棚里种的萝卜白菜都冒出了芽,小葱和香菜还没有长出来。
每天的温度湿度都得掌控好,这活儿的甄明明亲自来做。
“二姐,妈让你回家吃饭呢。”老三来大棚找甄明明,“说你中午饭就没好好吃。”
吃中午饭的时候,有人来找甄明明,说往大棚运农家肥的事。
甄明明忙着和那人说话,就没把饭吃完。
“妈炖了小鸡,”老三拉着甄明明的手往外走,“可香了。”
李桂花的病好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孵了挺多小鸡雏。
母鸡都留着下蛋,至于公鸡,留一只就行了,多了还打架。
所以等上了秋之后,李桂花每隔三五天就宰一只鸡。
如今日子过得好了,想着之前那么多年亏欠孩子们的,就想着往回补一补。
“那我让妈把鸡心眼给你留出来。”甄明明知道老三最喜欢吃鸡心眼儿了。
“我吃啥都行。”他们家的孩子都有商有量的,从来都不争抢。
“这有啥?咱们家隔三差五就吃鸡,你喜欢吃鸡心眼儿就大大方方说出来,这没什么丢人的。”甄明明知道她们从小到大都被教育不能嘴馋,尤其是女孩子。
可是现在他们家条件好啊,女孩子在物质上可以丰富一些。
有一些小小的殊癖好,能满足也尽量满足,这不会让孩子变得任性自私,而是避免长大后因为童年的缺失产生补偿性心理。
“妈说了全家你和爸最累,那两个鸡腿,你和爸一人一只。”老三也觉得这理所应当,“二姐,我长大之后也要像你这么能干。”
“你和老四都要读书的。”甄明明说,“开了春儿,我就给你们找学校到县里去念。”
他们村和他们乡的学校教育水平不大行,老师们都是民办的,而且学历都不高,有的也只是小学毕业就又回头就教学了。
能够完整读完初中的,就算是学历最高的老师了。
所以甄明明已经打算好把两个妹子送到县城去,这事儿一点儿也不难办,而且她已经理出眉目来了。
“二姐,我都14了,还用读书吗?一般这个年纪都该进生产队干活儿了,可你非不让。”老三说。
她可不知道生产队再有两年就要彻底取消了。
“小孩子家家的着急干什么活呀?往后几十年还不够你干的?”甄明明说,“你虽然大了点儿,可是只要努力还是能追上来的,你信二姐的,往后没有文化是不行的。”
“二姐说啥是啥,我什么都听你的。”甄明明发现李桂花和这几个女儿就有一样好,什么事儿都听自己的。
哪怕有些事她们一时不理解,甄明明让她们怎么做,她们就会怎么做。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
甄明明觉得这句话在她们身上印证得毫厘不爽。
等她回到家,甄有和也从砖厂回来了。
蔬菜大棚那边每
106章 让你家也火一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