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请问有什么事?”
      “我丈夫姓张,张培坤。我叫于小燕。
      今天过来是想问问你家做什么饭?味道太香了,孩子实在馋的不行。能不能卖给我家点?”
      她们在门口说话,东边的大门也打开了。也出来一位妇女,比于小燕年纪要大。
      “杨姐,你也过来了?”
      “可不是,人家天天飘出美味,在家里闻着实在是受不了了。”
      “小姑娘,我是你东面的邻居,我家的叫程建兴,我叫杨月梅。”
      “两位大嫂好。我影响到了你们两家的生活了?”
      两人都笑了笑,但是都有点不达眼底,姜心语上辈子光是看了人性负面了,对于她们的表现还是清楚的。
      “小姑娘,你家生活条件真是太好了。”
      “还行吧,我自己工资高,想吃什么都有。”
      两人也看出来了,这位邻居也不是一般人。
      “你都搬过来快一年了,我们还不认识你。”于小燕笑着套近乎。
      “我叫姜心语,在纺织厂工作。”
      这下两人知道了,县里所有的工厂只有纺织厂的效益最好了。
      “家里就你一人?”杨月梅问。
      “这个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没什么事,我要回去,家里蒸着面包,我正在出锅。”
      “小姜,能不能卖给我一个面包?”
      “张大嫂,这面包是用来送年礼的,明天我就要去送人。实在是没有富裕的,不过我过年前会再做。到时候给孩子送过去尝尝,这次不好意思了。”
      “呵呵,没事的,这面包是啥啊?”
      “白面,鸡蛋,白糖奶粉发面蒸的。”
      “那可是好东西。”
      “是啊,这是在外国学来的,不要意思,一会儿凉了不好取了。”
      杨月梅拦住姜心语“小姜,到时候也送我们一个尝尝啊。”
      “行啊,一家一个。抱歉了。”说完关上门离开了。
      于小燕回家,安抚孩子,男人这时候回来。
      “这是怎么了?”
      “隔壁又做好吃的了,孩子这不是馋了,我过去想要买,人家说过几天送一个面包。”
      “隔壁的生活却是太好了,是什么人?”
      “一个小姑娘,叫姜心语,是纺织厂的工人。”
      “姜心语?”
      “嗯。你认识?”
      “这应该是纺织厂的办公室主任。人家生活好也是正常,一年两次去了俄国,我们道班的组长上次跟着一起去了,是个有本事的小姑娘。”
      “就是上次带粮食的那个?”
      “对啊。你别招惹人家,不能交好,也别生事。”
      “嗯,我知道了,下次她送面包过来要不要收?”
      “收吧,以后你有好东西给人家送点。”
      “嗯,我知道了。东面的杨月梅也出去了,必是看着人家年纪小,没给她,还主动的要。”
      “你别跟她学,跟隔壁的处好关系,没准以后咱们也能弄到粮食。她带回来的小麦才五毛钱一斤。”
      “我知道了。”
      张家两口子商量好了,东边程家也在说着今天的事。
      “你老实点。”
      “我怎么不老实了,我可是发现一个男人也在这里住,而且她家只有一个屋子烧火。这不是明显着有人跟她有事?”
      “闭

168邻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