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名面色严肃的中年男子越众而出,来到了申氏面前,恭敬跪拜行礼道:
      “孩儿祝母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日月昌明、松鹤长春,笑口常开、天伦永享。”
      他便是周宗建的长子,周沅芷的父亲,周廷祚。
      他为人方正,学识过人,颇有周宗建之风,朝廷几次征辟,都辞官不受。
      周宗建被污蔑入罪,折磨致死后,他只身进京告御状,拒万金之贿、“一第”之诱,也要为父正名,一时被传为美谈。
      他献了祝寿词之后,也献上了寿礼:两盘寿面。
      这是他亲手做的寿面,每根长约三尺,每束须百根以上,盘成塔形,看得出来,很费心思。
      “好,好,你有心了!”申氏老怀大慰,将周廷祚扶了起来,并给了他一个红包作为回礼。
      周廷祚之后,是周廷祉、周廷禧、周廷琪等周家子弟。
      相比起周廷祚的质朴,他们说的话更加讨喜,而进献的寿礼也更加的奢华。
      从金银玉器,到古玩珍奇,无所不有。
      申氏笑呵呵的应着,但目光中却隐藏着一份凝重,她虽然年迈,但瞧得很清楚,这并不是什么好兆头。
      但周家的子孙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接连不断的向她献上各种名贵的寿礼。
      事实上,他们这么做,也是有理由的。
      周宗建虽然去世了,但他留下了一笔遗产:巨大的政治资本。
      他的牺牲在士林,在官场,甚至是皇帝心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皇帝还给周家留了一个官位:内阁中书。
      只要周家选了人,就可以接任。
      内阁中书,从七品,掌撰拟?记载?翻译?缮写。
      虽然看着官职不大,但经过一定年限,可外补同知或直隶州知州,可谓前途远大。
      再加上周宗建的影响和人脉,不用多久,便能青云直上。
      周廷祚不慕名利,不愿为官,自然也瞧不上这内阁中书,可其他周家子弟却是眼热的紧,变着方的讨好申氏。
      同时,这也是其他人想要巴结周家的原因。
      周家众人献的寿礼,全都放在一旁的桌上,一时间珠光宝气,让人侧目。
      周廷祚看着那些寿礼,脸上闪过一丝不愉。此前他曾经和各房知会过,寿礼要以心意为主,不得铺张。
      可他们此时献的东西,已经不能用铺张来形容了,简直是奢靡。
      此时天灾不断,流民遍地,饿殍无数,朝廷国库空虚,一众朝臣为筹措银两伤透了脑筋。
      此事若是传出去,往小里说,人惹非议。往大里说,甚至是取死之道。
      可他的表情,落入了各房的眼中,却成了被比下去后的恼羞成怒。
      他们齐齐用幸灾乐祸的笑容看向了周沅芷,现在各房之中,就只有她还没有送寿礼了。
      他们倒是要瞧瞧,这最受老太太宠爱的孙女儿,能送出什么了不得的寿礼。
      “该不会是寿桃或是寿烛吧?”有人低语了一句。
      “父亲送了寿面,女儿送寿桃,倒是相得益彰。”立刻有人接道。
      噗。
      两人的对话,却是让周家众人都是发出了轻笑声。
      他们可听说了,前几日周沅芷去王胜府上求字画,结果却空手而回,说不定还真的只能献寿桃了。
      他们这一笑,却是让周廷祚更加恼火,可当着宾客,他又不好发作,只将一张脸憋得更黑。
      一

第25章 我不答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