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皇后理了理因为动怒,有些松了的赤金嵌红宝丹凤流苏钗,才慢条斯理的转过头来,问:“这话是何意?”
贾丞相在韩皇后密谋良久后,在临下旨意的前一刻,将丁枢密使的嫡女劫走了,这的确是打乱了韩皇后的棋局,但纵是如此,韩皇后也不喜欢有人戳破这件事,再来踩她的脸面。
就好像,她从来没有中意过丁枢密使的嫡女一个样,她自始至终,为太子选的人,都只有两个,一个全碧佳,一个杨玉雁。
她的棋局,从来没有被人打破,尤其是被贾丞相。
聆雪垂下眼眸,知道韩皇后是个极骄傲之人,不欲在这当口扶她逆鳞:“蒙古军攻打姜国的消息瞒不住,贾丞相让人传消息,蒙古军攻打姜国,是为着我们姐妹。”
韩皇后淡淡一笑,觉得这说法实在可笑,贾丞相又不是小孩子,怎么可能传这样的话出去。
“蒙古军若是为着你们两个小姑娘,倒是容易了,可就怕将你们两个人送到蒙古去,那边依旧有由头来打仗,那些个在马背上的人,没吃没喝了,可不就往咱们这里来淘换?”
这道理,有些眼界的人都懂得,但就怕临安城里的百姓不懂,临安城里富庶安逸多年,没得为着两个大理来的郡主,就失了家园。
聆雪不说话,垂下眼眸去,韩皇后回过味来,轻声问了句:“你预见到了?”
聆雪点头,却不是真的“预见”,是贾丞相已经派萧公公去办了,不然她怎么能瞧见?
这是贾丞相留的后招,若是打仗打赢了,便也罢了,若是输了……
总不能被韩皇后之流,指摘他战略失误,说他临战换将军,安排了太过年轻的将领,贾丞相做事滴水不漏,如何会落人话柄?
在韩皇后没说出那番话来之前,就已经想到了,铺好了后路。
纵是韩皇后再派人去游说,也无济于事。
什么国公府,什么大将军,与倾城美人来比,显然倾城美人的话题,更能引起百姓关注。
韩皇后凝眉细思,沉默了片刻才道:“从前贾丞相辅佐皇上,尽心尽力,如今皇上再不早朝,贾丞相行事愈发张狂,本宫虽有心护着你们姐妹,可若真到了那一步,怕也护不住你。”
韩皇后做出一副疲态来,眼神却闪着一抹异样的神采,被聆雪敏锐的捕捉到。
聆雪坐在韩皇后下首的玫瑰椅上,身子往后倚了倚,微微有些落寞道:“好似自打我们姐妹搬去瑾兰苑后,娘娘便不再疼臣女与婉婉了,可是臣女与婉婉做错了什么不成?”
聆雪有备而来,自然不肯就这么离开,贾丞相这个后招,杀伤力太大,她担忧自己,更担忧远在四川的韩容泽,怕他知道这样的消息,在战场上分神。
这一仗本就不易,要全力以赴,容不得半点闪失,所以她想要用自己的法子,将贾丞相这个后招,扼杀在摇篮里。
韩皇后将聆雪姐妹从锦月楼挪到瑾兰苑去,美其名曰是赏下更好的住处,瑾兰苑位置风景甚至宅院的布置都是绝佳,任谁也说不出,将聆雪姐妹挪过去,是与两姐妹生份了。
然而聆雪就这么委委屈屈的说出来,谁也没想到的话,也戳破了韩皇后的心思。
韩皇后将两人挪出去,就是为了身边少两双眼睛,为着与丁夫人接触。
她如今信的过的人不多,与丁夫人商议其女安排时,生怕走漏了风声,连秋棠与冬玲也没留在身边。
但终究还是棋差一招,韩皇后以为可以瞒天过海之际,贾丞相给她来了一招釜底抽薪,打的她措手不及。
韩皇后一直在想,这消息是怎么走漏的,她甚至怀疑到了聆雪身上,聆雪即便不在她的身边,也能知道仁明殿里发生了什么。
但现在聆雪这般姿态……
韩皇后按揉了一下眉心,疲惫却亲和道:“你这孩子什么都好,只心思重,爱多想。”
韩皇后说着,冲她招了招手,指了指罗汉榻的另一侧。
聆雪乖顺的在韩皇后对面坐了,韩皇后笑容愈发和煦:“你是要定给容泽的,本宫最疼的,不过容泽和永嘉,永嘉的太子妃,那般脾性,本宫不疼你,还能疼谁?只是……”
韩皇后话锋一转,面上又多了几分无奈:“你昨个儿在慈宁殿也瞧见了,便是太后与本宫,也惹不得贾丞相,你说的这件事儿,若真是贾丞相所为,本宫着实有几分有心无力。”
&n
第137章别后忆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