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太后听得聆雪这句,面上的笑容渐渐浅淡了去,用茶盏盖子轻轻的撇着茶汤,发出“泠泠”声响:“既是你都预见到了,那必然也明白哀家的心思。”
韩太后目光落在聆雪身上:“嫁了人的日子,并不似你想象中的那么好,即便这个人是容泽,哀家也不能保证,你出嫁之后,就一定平安喜乐了,你只瞧端瑞便知了,杨振云待端瑞,总比容泽待你情份更深一些,他们两个还是自小一道长大的。”
聆雪垂眸,韩太后叹气道:“你还不曾出嫁,自然幻想的一切美好,哀家也是从你们这个年纪走过来的,当初一进宫便封后,哀家也想着,日后的日子,必定顺风顺水,然而……”
韩太后想起自己夭折的嫡子,想起贾贵妃当年的荣宠,那些年所受的折辱,凤眼微眯的说道:“你是哀家认定了的人,你早晚要嫁给容泽,拖些日子,也不是不嫁,只你若离了宫,哀家身边少了个助力,容泽在宫里也少了一大助力,你说是不是?
左不过,你如今也能往大将军府去的,你便是每日里都往大将军府去,哀家也不说什么,这件事情到底对你是利还是弊,你自己权衡着。
你比哀家看的远,哀家也不瞒着你,你若说要五日后成亲,哀家绝不阻拦,一切都在你自己选择。”
聆雪不动声色,似是认真思索的模样,韩太后便继续说道:“云涛道士提起这个话来,也是因着……哀家留他在宫里一年,若这一年里,你能留在宫里帮衬哀家,哀家会松快些,皇后与馨宁那点子本事,你也是知道的,不指望她们管好了后宫,能不出岔子,已经是极难得的了。”
韩太后还没说完,聆雪便张口道:“原来太后是这样想的,倒是臣女想左了,臣女只知道这话是云涛道士说给太后知晓的,心里不忿,臣女与太后总比他要亲近些,更别说大将军了,因而臣女担心,太后有了他,连臣女同大将军都不理会了,这才会问出这样的话来。
正如太后所言,我如今进宫都方便着,也的确是不在乎这一年半载的,宫里的事情,没有拿到宫外打理的道理,从前臣女还想着,若太后实在忙不过来,我时不时进宫来打理着,也不是不成的。
既然太后这么想,那臣女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一切都由太后做主便是。”
聆雪极乖顺的说了这话,便往八仙桌上喝鱼汤去了。
韩太后料想着聆雪也会答应,她还真没什么太多的私心,宫里的这些个事儿,不知道多少人想管呢,她肯交给聆雪,这是对聆雪的信重。
聆雪来姜国的时候,什么也没有,如今那些个嫁妆,可不都是她给置办了的?
多留聆雪一年,等过了姜帝的冥寿再出嫁,嫁妆只会更丰厚,聆雪不傻,这个交易划算的很。
聆雪用了鱼汤,又与韩太后说笑了几句,便往瑾兰苑去了。
秋棠送聆雪出去,回来给韩太后通头发,笑着与韩太后说道:“之前从没瞧见郡主穿这样的衣裳,这几日宫里头的人都在议论,说郡主长得好,从前年纪小,最多不过清丽二字,如今说话就十七了,身段玲珑,清丽里带了妩媚,可不是要将人的魂都勾了去?
郡主这里答应的倒是痛快,只怕大将军那边不好交代,从前是娘娘不给大将军安排,后来有了郡主,又守着,外人一概瞧不进眼里去,这又要拖了一年去……”
韩太后不甚在意,只看着铜镜中的自己,眼瞅着鬓边多了一根白头发,再想着聆雪的美貌,心里不痛快:“容泽如今忙的脚不沾地,便是哀家让他大婚,他还能真得空回府不成?还是说他们能在国孝期间,有了孩子?聆雪在宫里,他还能有机会见一见,最多哀家睁一眼闭一只眼,两人每日里这么处着,说不得早便得手了。哀家又不管着他们。”
韩太后觉得云涛道士很是为她着想,有聆雪在宫里,她可不就是空闲的时候多一些?再者有聆雪在,韩容泽便是对她与云涛道士不满,也要因着聆雪的缘故,收敛着些。
她装着瞧不见聆雪与韩容泽在一处,韩容泽自然要投桃报李,也装着不知道她的事儿。
想到这里,韩太后的眉眼又多了几分温柔,轻声说道:“给哀家拿了那件宝蓝缠枝莲花纹的褙子来,哀家去道观给太上皇念一卷经。”
秋棠面上不动声色,自去安排,到了道观外头,便乖觉的立在道观门边守着。
约莫一个时辰后,韩太后才从道观里面出来,秋棠笑着迎上去,见韩太后心情似是好了不少,心里头愈发明白了,张口便道:“奴婢头前
第218章 攻心之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