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几天的排练,苏文峰也发现了师父他们的小问题,赵峥度、王德禄和汪雪颖,包括柳应琴他们都是老派的艺人。
教授学生的方式都是按照自己师父的样子来,所以他们适合教授儿徒,身边带上几个人,慢慢的熏着,自然而然的变化和熏陶,再在节骨眼上提点这么几句,脑袋瓜灵的也就透了。
而大批授课的优势还是在高仁怀和郝长安这边,他们既可以单独讲解,又可以大批教授学员,其实这也是传统的干不过现代的原因之一。
您想想您那还是小作坊呢,人家都已经达到工业化批量生产了,铺天盖地的都是现代化培养出来的人,人一多市场就会被抢占,您这边还没出师呢,人家那边已经占领市场了。
想归想,但是苏文峰也没有闲着,他将自己会的段子重新进行了梳理,特意挑出几个适合的把文稿递给孙文林,待孙文林熟悉后两人就不停的对着活儿,力求在一些小的节骨眼上不出问题,而且两个人又将各自的习惯以及上台后的一些暗语对好,这次松口气。
除了这些以外,苏文峰将开场的小唱也挑出两段,教给大家,鼓曲方面没办法,人太少了,只有柳应琴娘几个。
好在她们不用自己操心,尤其是柳莺她们别看岁数小,但是会的曲子确实很多,什么八角鼓、单弦、怯大鼓都能来上几段,而且是真正有师承的那种,可不是野路子。
所以整台晚场的时间和曲艺形式是可以保证的,最多自己辛苦些,而且实在不行,师父和师叔也能顶上去,当然只是权宜之计。
这几天关注文峰鼓曲社公众号和围脖账号的人越来越多,而且网上流传的二维码也给小王鑫带来了苦恼,本来是400票卖完后,就自动关闭售票软件的,但是小王鑫管理的服务终端不停的受到攻击,大家都在要求开放售票软件。
试营业的日子终于到了,大栅栏的步行街从下午就开始络绎不绝的来人,粤桂楼前已经聚集了很多的人,没办法孙家栋临时从其他地方调配过来十个人,就这样里里外外的都照顾不过来。
经过和管委会协调,在粤桂楼外边的沿街排放了很多的椅子,又用一米线开始拉出来排队的地方才没有形成拥堵。
管委会的领导们一看,这可是通过非常的视角来宣传帝都,宣传大栅栏商业街,这是传递文化啊。
尤其是前几天王家的大少爷、仝家的二小姐和孙家的这位孙家栋联袂来到管委会,将他们一应的文件统统在管委会进行了报备。这样从手续到现场报批等,里外都给了面子。
自己这边要是再出幺蛾子就不合适了,不仅值得一路开绿灯,而且值得大力支持。
但是当管委会的一位副主任带队伍来支援粤桂楼时,发现现场的人们都自觉的按照一米线隔出来的位置有序的排着队伍,管委会的人都很吃惊,这里的观众素质那么高吗?
当管委会的人看到小王鑫带着一些人在维持秩序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这些观众没有拥挤,没有推搡,没有谩骂,这些只要是国人排队就会出现的陋习在这里统统没有。
管委会的人跑到粤桂楼后,见到的是秩序井然,没有想象中的杂乱无序。
管委会的人正疑惑的时候,只见粤桂楼派出大约有50人在外围负责维护秩序,这些孩子们的年龄都不大,而且女孩子居多,她们身着印有“蜂巢”字样的统一服装,高举着牌子,上面有明显的提示标语,时刻回答着大
第66章 观众素质那么高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