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0空间 文学和音乐是事业 意义和兴趣是导师[1/2页]

感伤西行 关小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孙小空也常到小飞的出租屋里去,和小飞切磋切磋书法,有时又一起下下象棋,有时小燕也在,三个人相处得很愉快。
      “你不要放弃你的音乐事业,你的嗓音不错,唱得歌真得很好听,只要你经常练习,一有机会就能脱颖而出。”孙小空又鼓励小飞。
      “我只能算是个业余爱好者,想出名太难了!说实话我可以为了音乐而放弃一切,有了音乐我就非常快乐,没有了音乐我就觉得没有了趣味!”小飞又吹起笛子,笛声婉转动听,他喜欢中国民乐。
      孙小空能为交到这样优秀的兄弟十分高兴,多才多艺,不仅外貌好,而且心肠也好。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孙小空和小飞不仅是患难兄弟而且是知己兄弟,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一起打拼事业,一起消闲娱乐,偶尔举杯小饮,促膝长谈,这是任何一个女人都无法代替的,兄弟二人可以谈事业谈心谈志,但夫妻之间只能谈生活谈钱谈现实,古人说米面的夫妻酒肉的朋友,这话有点道理,兄弟之间可以十分慷慨,但夫妻之间必须计划着过日子。
      “我们现在还年青,为什么不追求自己的梦想呢?开店赚钱只是为了生存,财富有什么意义?财富只能让人得到物质享受,而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人,应该追求精神价值,财富如过眼云烟,而文学和音乐等艺术是高尚的事业,它们的价值是财富难以估计的。绝不能放弃梦想,为了自己的理想,应该坚持不懈地追求!”孙小空开导小飞。
      小飞放下笛子,说道:“大哥,我只是个高中毕业生,你说谁会认可我?许多追求音乐的大学生都无法成名,那我又算什么呢?”
      “音乐跟别的事还不一样,不一定要大学毕业啊!艺术往往出自平常人之手,而那些学院派往往是寻规蹈矩的,大多数人只能教教别人弹钢琴而已。你一定要自信,有许多明星的成名之路也是十分艰辛和曲折的,出身低,什么杂活都干,只要有一天成功了,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孙小空再次鼓励他。
      “我是常看《星光大道》等节目的,像凤凰传奇、阿宝等人都是默默无闻而又一举成名的。大哥,我绝不放弃!即使最终一事无成,为了音乐我也心甘情愿!”小飞突然豪迈地说。
      “这就对了,一个男人就应该绝不放弃理想!不管现实如何残酷如何艰辛,一个男人都不能放弃梦想!追求自己喜欢的事业,即使默默无闻,也乐在其中!”孙小空对他说。
      “大哥,那你的理想是什么呢?”小飞问。
      “以前我一直追求赚钱,但现在我不这样想了,我的理想就是写一部长篇小说,一部信念之作,一部理想之作。”孙小空深沉地说。
      “来,大哥!为我们的文学和音乐干杯!”小飞倒了两杯啤酒,递给孙小空一杯,说道。
      “祝我们成功!”两人一起说道,又一饮而尽。
      外面下着大雨,孙小空和小飞在出租屋里促膝长谈,不知不觉天已大亮。
      孙小空在文学院的刊物《汉文》上发表过文章,但这是小范围的,不能与国内的知名报刊杂志相比。于是,孙小空把以前写好的一些诗歌、短篇小说和半部长篇小说寄往《人民文学》、《小说月报》、《诗刊》、《天涯》和《延河》等报刊杂志社的编辑部,最终都如石沉大海,毫无反应。是自己写得不好?还是这些报刊杂志不识好文?孙小空郁闷地想着。市场经济下的文学报刊杂志是如何运行的?听一个学姐说,她在《安徽文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都收了她几百元版面费。文学期刊杂志是不是也要收版面费?传闻不是事实,不好轻易下结论。一封一封的信件,有去无回,孙小空也失去了耐心,发誓再也不在报刊杂志上主动投稿了。
      现实中走不通,孙小空就把目光转向网络,正像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白话取代了文言,孙小空认为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网络正在取代纸质,电子书必将取代纸质书,这是自蔡伦发明造纸术以来,人类书写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革命。孙小空申请了网易博客,还在起点中文网上注册发文,但浏览的人很少。孙小空又在新浪读书上发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在大网站上发展很困难,看得人不多,倒是鱼龙混杂的作品一大堆,在书名上看就是为了沽名钓誉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内容庸俗不堪,与晚清的礼拜六小说不相上下,真不知如果读者看了这些作品,其精神境界会提高多少。网络文学是新事物,刚刚起步,门槛低,限制少,粗制滥造者居多,严肃文学精品文学少得可怜。孙小空想暂时先在网络上发表小说,目前最重要的事是先修炼好内功,先写出真正好的小说,然后等待时机吧!不怕没有伯乐,就怕不是千里马;不怕没有机会,就怕不是真正好的文学。再说真正好的文学要经得起寂寞和时间的沉淀,是金子迟早会发光的。
      事业不顺利,但一视贸易发展得很好,这也足以安慰孙小空失落的心情。因为一视贸易,孙小空也特别关注经济学方面的问题,他在图书馆找来一些经济学方面的书籍看,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孙小空最喜欢看的一本书。听说著名的经济学家茅于轼要在西部大讲堂上讲学,孙小空也去听讲座,事后还要了茅于轼的通信方式,从此孙小空与茅于轼通过普通的信件交流过几次,茅于轼不仅是著名的经济学家,而且是位品德高尚的人,他送给孙小空两本书《生活中的经济学》和《中国人的道德前景》,孙小空认真地看了两遍,感触很深。孙小空为了让茅于轼全面地了解他,就把他的半部长篇小说、几篇短篇小说,以及一些诗歌寄给了茅于轼,没想到茅于轼马上给孙小空回了信:
      孙小空:
      你寄来的挂号信已收到,里面的文章也收到了。
      我没有时间仔细阅读你的文章,只能粗粗翻几篇。可以觉得你是一个有思想、有抱负的青年,现在思想里有不少矛盾,彷徨在十字路口。在这关键的时刻,我希望你走上正路,不为各种引诱所动,坚持一个有原则,符合道德和正义的理想。要珍惜大学生活,努力学习,打好基础,一定要学好计算机、外语、数学。基础知识能为你一辈子的事业创造成功的条件,要认真读好几本经典学术著作,把别人发现的真理自己重新发现一遍,懂得为什么过去认识上有偏差,科学的伟人如何从偏差中找到了真理。如果你能真正懂得真理是如何发现的,你可能成为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我送给你的《生活经济学》和《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两本书,要认真读,多想多提问题,自己去找答案。
      你在信中说,你想写小说。写小说不容易,尤其写得好更难,但我鼓励你尝试,不过出版十分困难,要有思想准备。
      以我的观赏眼光,希望你:
      (1)在写困难的当中要有强烈的乐观主导。
      (2)到处有幽默。
      (3)世界上不都是黑暗,有光明和美好的一面。
      (4)注意多看别人写的小说,分析何以有的写的好,动人,何以有的不成功。
      祝好
      茅于轼上
      2005年11月28日
      茅于轼的信更加坚定了孙小空写小说的信心,茅于轼的话也为孙小空指明了一条光明之路,这些话时常在孙小空耳边响起,激励着他,鼓舞着他,幽默是不好办到的,乐观还是可以做到的,孙小空努力向成功者学习,向西方文学大师学习,向中国著名作家学习,争取从多方面提高文学的质量。
      远水不解近渴,何不就近向文学院的教授们请教呢?何不把自己的习作送给极个别文学教授让他们评论评论呢?孙小空想,近水楼台先得月,身边的教授就是文学界的引导者,何不向他们请教呢?孙小空于是看准机会把他的习作送给上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位教授,这位教授没几天就给他回了封邮件:
      孙小空:你写起小说来,神采飞扬,文字流畅,观察细致,字里行间能见出性情和爱恨,语言富有张力和弹性,颇有吸引力。你写小说比做研究合适多了,这是你的长处,请多加珍惜。以后走出校门,我相信你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说家。不足的是,你对“故事”没多少感觉,你的小说基本没有结构,看不出主脉络及起承转合关系。你不是一个技巧型的而是一个倾诉型的小说作者,结构松散,更像在写经历,片断式的组接。人与动物的互喻、喻象间的转换,有生硬、唐突之感,虚实处理不够妥贴自如,对人性、宇宙诸问题的思考,略显幼稚且功力的不足。不知你有没读过德国小说家托马斯曼的《魔山》否?那种隐喻笔法的高超运用,对生命真相入木三分的雕缕,让人难忘。还要多加读书和思考,仅仅有道德激情是不够的。于你而言,要特别注意训练思维能力,由表及里的观察力,这种能力不论于小说创作还是于文学研究,都是十分有益的。
      祝好
      2005年12月10日
      孙小空根据教授的意见和建议,把他的小说又认真地修改了两次,甚至在结构上也做了大的变动。为了训练思维能力,孙小空转向了哲学,看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叔本华、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人的哲学,没想到这不仅提高了他的思想,而且孙小空还找到了批判弗洛伊德的武器,以及解除人生痛苦的法宝,这就是理性,孙小空为了表达对理性的赞美,写了一首不押韵的长诗《理性之光》:
      阳光灿烂冷依旧,杨柳树下晒太阳。美女闲男话考试,人生美好在把握。不堪回首旧梦中,今日慨叹难消愁。但愿社会日和谐,草民有幸享太平。男儿有苦不轻诉,直教青山空对流。柔情万丈斩不断,落花流水无缘分。慨多慷兮男儿泪,为无热血谁抚慰。少年美梦多幻想,惟今只佘郁难平。跋山涉水汗无数,此志难伸睡不眠。自古男儿建伟业,难

第40空间 文学和音乐是事业 意义和兴趣是导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