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满园买到了地,也需要好好规划一下。
她拿出韩宁安给她写的那本农书,看着上面沙土地适宜种植的产物:花生、棉花、瓜类……
说起来韩宁安也是个人才,拥有过目不忘的技能,却总是喜欢看些小说、漫画之类的杂书。
而这农书,还是早期他们玩扣扣农场,韩宁安纯粹是对农场里面作物的生长习性感兴趣,到网上专门查了资料,就记下来了。
别人都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韩安宁则是根本就不需要烂笔头。
原来他们还常开玩笑,如果顾满园有韩宁安那种过目不忘的记性,也不会压着本科线只考了个音乐系了。
但韩宁安却笑着说,“满如果有我这记性,顾老爷子一定会让满记更多的菜谱的。”
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但事实也的确是如此。
看了图册顾满园知道,她今年也就只能种一些晚棉花、秋花生、西瓜、黄豆、番薯和土豆了,种植其他东西肯定是来不及了,但是首先要解决浇地用水的问题。
暮留府的人都是等雨来的这种种地方式,顾满园有点看不下去,也许这也是上一任知府给暮留府的人留下的惰性。
有了建设款,不想着如何改善暮留府人们的生活环境,而是当做了救济款来用,这有多少救济款,也不够用啊?
顾子冉等赵起领着个小厮走了,对顾满园等人说道,“大家都集思广益的说一下,这一大笔钱要怎么用?”
顾满园说道,“修路吧,要想富,先修路。路都不好走,谁还愿意过来暮留府?”
“有点道理,可是咱们暮留府这么穷,除了沙地,还是沙地,谁会来咱们暮留府啊?”冯书吏有些心塞的说道,修路可是得一大笔银子啊。
“就听小……满丫头的,先修路。”上官慎是不管不顾的站在自己媳妇儿身边。
冯书吏狐疑的看了上官慎和顾满园一眼,这么亲密的称呼顾满园居然没反对。
顾满园一看冯书吏的眼神,就知道他想多了,便解释道,“官九是我的未婚夫婿。”
冯书吏听了顾满园的话,登时恍然大悟,看上官慎的眼神也变了几变:难怪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边陲有姓官的大户人家,感情是个要靠岳家养的小白脸啊!
顾家几人和上官慎并不知道冯书吏心里的想法,顾子冉想了想,说道,“行,就先铺路,只是这路也有好几种修法,用那种好呢?”
大武国的路分了四种:
第一种是土路,是最便宜的路,通往暮留府的路就是土路,土路虽然便宜,但也需要经常维护,不然下几场大一些的雨,牛、马等有重物的车辆再一撵,就会压出大大小小的坑洞。
第二种是石板路,虽然平稳干净,石材的造价也高,石板加上人工费需要一大笔钱,而且石板往下捶的时候,力度一定要把握好,不然石板就会被捶裂缝不美观了。
第三种是加了糯米桨铺出来的路,这种路造价更高,在暮留府这种地方,人还吃不饱呢,要是让他们看到用糯米桨铺路,非得反了不可。
第四种,就是用水泥浇灌的路了,这种路虽然造价相对便宜省事了一些,可是水泥路需要不少水来浇筑加固,暮留府也是做不到的。
这几种路,让几个人陷入了为难。
顾满园突然灵光一闪,说道,“要不用无极山上的石块来铺路怎么样?”
“无极山上的石块?”众人异口同声道。
无极山开采出来的石块,人们都只想到了修围墙和城墙,还没有人想到用来铺路,其实只是他们的思想太局限了,无极山上开采下来的石块厚实平整,除了
第114章 牙行招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