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又落到了人牙子手里了呢?
买卖人口这种事情在大历朝实属寻常事情,也并不算稀奇。
可这其中也有严苛的规章制度。如果不是父母双亲贱卖或者官家定罪,寻常人是不能私下里将好好的良民卖做奴籍的。因为一个弄不好,被人以贩卖良民逼良为贱的罪状告上官家也是会惹麻烦的。
所以即便秦五丫心下已经十分满意叶二娘了,有些事也不能不问清楚。毕竟招聘秘书是为了给自己解决麻烦的,不是为了给自己惹更大的麻烦来的。
显然是不太愿意启齿往事,叶二娘有些犹豫的看了一眼秦五丫,最终还是咬了咬牙艰难道:“奴婢夫家惹了祸事,得罪了官家。”
“官家?”秦五丫一愣,显然没想到叶二娘会说出这个理由来,忙问:“你是说你夫家惹了什么罪事,家中所有女眷都被发配做了罪奴?”
“是。”叶二娘面有泣色,不过任就强制镇定的点了点头。
“可能与我说说你夫家是因惹了什么罪事才会落得如此境地的?”
秦五丫蹙眉,她会问叶二娘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她圣母光辉发作想要替叶二娘夫家申冤,而仅仅是为了判断叶二娘夫家得罪的人或者说是被判的罪宗是不是重罪,会不会祸及到她这个买奴之人而已。
“是...贪腐之罪。”叶二娘面色白了又青,虽觉得难以启齿却最终还是将实情告诉了秦五丫。
原来叶二娘是帝都附近某个镇上的诗书人家出身,因家道中落被族中叔伯送去给帝都一个余姓富户人家做了妾室。
待叶二娘加入余家后,才发现那余家并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买卖人。
余家这辈一共有三房男丁,大房走了仕途,在帝都附近某个县城的认知一方父母官。而二房做茶叶买卖,三房则做了绸缎买卖。叶二娘是余家三房的妾侍。
事情的起因是因余家二房做茶叶买卖的那位余二爷在红楼里相中了一个清官,想将这清馆人赎回家去做妾侍,却不想那清馆人早就相好的,是帝都某正三品侍郎家的一个小少爷。
余家二房老爷不知其事,竟自大的想动用财力强卖那清倌人,结果被侍郎家的小少爷知道了这件事,这一闹就闹大了。
按理说余家二房老爷得罪人应该祸不及大房和三房,可偏生那侍郎家的少爷是个狠角色,且余家三房有好死不死的并没有分家,这不那侍郎家的少爷轻易的动用关系给余家大房那个做了县丞的倒霉蛋按上了一个官商勾结贪污腐败的罪名。
最后整个余家都受牵连,三房皆是落了个抄家发卖的下场。
其实寻常的贪腐罪最多是革职查办,甚至有些不过是官降半级很少而已,很少祸及家眷甚至抄家发卖的。
可偏生那侍郎家的少爷却是个不按照常理出牌的,虽让人给余家定的是贪腐之罪,却在贪腐的银两数目上做了手脚,使得余家大爷的贪腐数目足足高达了百万两之多,这才成了重罪,被判全族抄家发卖。
其实余家大房不过是个正八品县丞的官职,说是一方父母官,平日里油水也确实能捞到不少,你说他贪污个万把两还算是有个由头,可若说是百万两却实在太扯淡了。便别说余家大房贪污的手段有多高明了,只怕把整个县城都卖掉了恐怕都凑不出百万两官银来。
不过即便是谁都知道这罪名扯淡又有什么关系,谁让余家从前也只是农户耕读出身的,在帝都并没什么后台,却还学着富贵人家的做派去红楼与人争分吃醋,这才落了一个全族抄家女眷发配的下场。
秦五丫听叶二娘将事情都说明白后心下难免有些唏嘘。
不过秦五丫倒也并没有多同情余家的下场,虽然余家的女眷们着实倒霉可怜了些,可天下可怜人太多了,真要同情起来恐怕秦五丫有多少财力都同情不过来。
了解事情的缘由,秦五丫对能不能留下叶二娘也有了一些计较。贪腐之罪并不大,虽然余家被定下的贪腐金额确实有些吓人,可再吓人毕竟也不是谋逆之类的惹人盯梢的罪状。
且叶二娘只是余家三房众多妾室中的一个,并不算出挑,即便余家得罪的人还不肯放过余家,也大多将视线都注意在余家那的男丁子嗣上,谁会有心去留意一个妾室的出路呢。
想着秦五丫变又问叶二娘:“我看你年纪不小了,既然与人做了八年的妾室,可留下了子嗣?”
叶二娘闻言苦笑着摇头:“夫人是个强势的,老爷的几个妾室都没有子嗣。”
第五十一章 投资回报大(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