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在东宫后花园为称心立坟,树碑,塑像,祭祀大哭,日益颓废,连续多月不上朝。
李世民得知此事,非常恼火,彻底产生了废除李承乾皇储的念头,这天升朝,他坐在朝堂,面对文武百官,说:“太子之事,想必诸位有所耳闻,按照目前的情形看来,太子不堪重任,为了江山社稷,朕必须册立新太子。”
李泰站在一群皇子们中间,一听父皇李世民的话,暗自惊喜,虽然李世民没有点明册立谁为新太子,但他心有自有明确的对象,只因说话含蓄,没有点明而已。
这次,自己揭发李承乾迷恋娈童有功,在李世民面前着实表现得不错,李世民想立新太子的对象不是自己,还能是谁?
文武百官暂时没有说话,想等待更明确的答案。
李世民心中早有答案,故作沉思状,沉思片刻,说:“众位爱卿以为,谁是新太子的人选?”
文武百官中,魏征和长孙无忌早就黑了脸,准备爆发怒火了。
李治从众皇子中走出,站在大殿中央,向李世民一鞠躬,说:“父皇,四皇子魏王李泰年少有为,这次揭发了太子宠恋娈童之事,使父皇出手铲除了娈童称心,为朝廷清除了大患,儿臣以为,魏王可继任皇储之位。”
李世民的表情深沉,他没有明显地表现出高兴,只是点点头,说:“嗯,立魏王为太子之事,值得考虑。”
李泰一听,兴致高涨,甚至得意忘形,皇储之位,非自己莫属,放眼其他皇子,还有谁能与自己争锋?
哪知,一石激起千层浪,群臣议论纷纷,引经据典,都说不可不可。
文武百官中闹得最凶的有两位,一位是魏征,另一位是长孙无忌,魏征当过李承乾的老师,自然站在李承乾一边,认为李泰是非常继承人,而支持李承乾是合法继承人,只有李承乾维护皇储的地位不变,将来当皇帝,魏征自然跟着他沾光,怎么会赞同李泰这种非法继承人当太子?
长孙无忌生于594年,河南洛阳人,是长孙皇后的兄长,早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策划过玄武门事变,功高盖世,历任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侍中、中书令,封赵国公。
在大唐开国功臣中位列第一。
他是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人的舅舅,因野心勃勃,希望最无能的外甥当皇储,将来好控制无能的皇帝,自己获得更多的特权,在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三人中,李泰最有能力,李承乾最无能,所以,他强烈维持李承乾的太子地位不变。
魏征和长孙无忌,各打各的小算盘,取得了一致性,都希望李承乾维护太子之位不变,反对李世民立李泰为新太子。
在群臣一阵议论后,魏征率先挺身而出,昂首面对李世民,掷地有声地说:“陛下,就目前太子和魏王比较而言,太子一时沉迷于酒色,魏王积极进取,似乎更适合担任太子,但从长远利益上考虑,废长立幼,万万不妥。”
这话一落,群臣就像炸开了锅,反对得更厉害。
&nb
第159章 非法继承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