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9章 册立太子风波[1/2页]

绝世女神 剑解谜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武照写完日记,预测李世民即将选拔新任太子,遂密切关注这一活动,希望与自己相识的晋王李治能从众多皇子中胜出。
      且说李世民废黜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后,干了一件蠢事,那就是在虞城县砸倒了魏征的墓碑,果然不出武照的所料,李世民一回长安,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确立太子人选。
      是日上朝,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宰相房玄龄、中书侍郎岑文本、黄门侍郎刘洎、谏议大夫?遂良,以及国舅长孙无忌等大臣,分别站在两边,呈左右对称。
      朝会一开始,李世民说:“诸位有目共睹,朕已废黜前太子的皇储之位,国不可无太子,今日朝会必选出新任太子人选,请诸位推荐。”
      岑文本和刘洎听了,同时把自己的奏折呈给李世民。
      李世民看罢二人相似的折奏,说:“你们二人请求朕立泰儿为太子,奏疏中说泰儿体魄坚固,博学多才,文冠词林,骑射技能精湛云云,其词还算妥当。”
      刘洎说:“陛下,李承乾,李泰,李治都是长孙皇后正出,李承乾已被废黜为庶人,李治还小,只有魏王李泰有陛下之风,陛下立李泰为储君,最适合不过。”
      李世民说:“二位所言,颇对朕的胃口。如果不是他关心朕的江山,朕还发现不了太子谋反。”
      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坚决不同意岑文本和刘洎的提议,听见李世民夸赞李泰,心里很不是滋味。长孙无忌向褚遂良使了使眼色。
      褚遂良会意,说:“陛下,刚才刘洎所言,臣不认同,陛下说过:国家立太子,拟以为储君。人之存亡,不在长幼。现如今,太子被废,如果选嫡次子继任,而不考察他的功业与德业,有失公平,正好与陛下立贤的原则相悖。”
      李世民反问:“不错,朕确实说过这样的话。魏征活着的时候,你们曾经与他一致坚持立嫡长子为储君的原则,现在,你们怎么改变了先前的原则?”
      ?遂良说:“此一时,彼一时。如果李承乾仍是太子,臣等依然坚持立嫡长子为皇储,但时过境迁,现在必须在诸位皇子中挑选一名贤能的人立为储君,如此则造福苍生。”
      “你说说,在诸位皇子中,谁最贤?”李世民问。
      ?遂良明显偏向李治,说:“臣不敢肯定李治最贤,但肯定最贤者不是李泰。”
      李世民说:“泰儿虽不像岑爱卿、刘爱卿所奏的那样尽善尽美,但他博学多才,编撰《括地志》,且礼贤下士,这不是最贤,又是什么?”
      “陛下,李泰编撰《括地志》本身就是为了击败李承乾,夺取太子之位,这是别有用心。臣以为李泰心机太深,将来猜忌其他皇子,很可能大动干戈,对皇家血脉极为不利。”?遂良说。
      李世民思虑片刻,问褚遂良:“治儿只有十六岁,柔弱多病,不善骑射,近儒远武,非治国之才,依你所言,一定要立治儿为皇储,你刚才又说要举贤者为君,治儿贤在哪里?”
      褚遂良说:“老臣并没有说一定要立李治为储君?”
      这时,长孙无忌站了出来,说:“陛下,老臣反对立魏王李泰为太子,凡为国君者,必须以仁孝为先,晋王李治从小爱读《孝经》,魏王李泰远不如晋王李治仁孝。”
      其他文武大臣一听长孙无忌之言,好像引起了共鸣,都想起了李治一向对他们彬彬有礼,谦恭至极,于是,几乎清一色地支持李治,附和声四起:“李治仁孝,德名远播,有帝王之资!为大唐苍生考虑,臣等以为,陛下当立晋王为太子。”
      这意外出现的一幕震撼了

第199章 册立太子风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