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踢完球,回到东宫乾坤殿,和太子妃王莉住在一起,夜晚尽想着武照,恨不得把身边的王莉换成武照。
可是,父皇李世民给他命定的婚姻,他改变不了,无奈啊无奈,只好整夜整夜相思。
次日,他起来上朝,参与父皇的国政,他懂什么,只想坐在李世民的位置上,召武照来朝,和自己共治天下,女人能顶半边天,他要分一半江山给武照。
静鞭三响,群臣入朝,右丞相房玄龄捧着滚烫的奏折,站出班列,向御座上的李世民禀报:“启禀陛下,关中宁州都督急报,宁州两天前发生蝗灾,蝗虫入境,啃食庄稼。据推测,蝗虫至少上百万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老臣担心照这样的趋势下去,蝗灾将向京城蔓延,此诚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也。”
左丞相岑文本显示出忧国忧民的样子,附和着房玄龄的观点说:“陛下,自古蝗灾盛行于夏秋之际,飞蝗若是依附草木生子,一旦蛰伏过冬,在来年五月六月再酿蝗灾。据汉书记载,安帝永初四年四月,六州蝗灾;永初五年三月,九州蝗灾。去年飞蝗漫天成灾,今年若是灭之不尽,治之无方,明年还会复发?蝗灾猛如虎,不可小看,陛下当御驾亲征,将蝗敌斩尽杀绝。”
李世民一惊,盛夏来临,地里的庄稼正待收割,蝗虫过境,吃得寸草不生,如此一来,百姓颗粒无收,纳不完粮赋不说,还要官府拨粮救济。
若是一县一乡发生蝗灾,大唐以现有的国力尚能应付,但若是关中地区都遭到蝗灾,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特别是现在,高丽大军将大举入侵,各路大军聚集关中,正是需要消耗粮草的时刻,岂能容许小小蝗虫呈凶狂?
李世民细思毕,大声说:“二位爱卿皆先天下之忧而忧,说得好啊,蝗灾关乎国家存亡,非同小可,朕要亲临灾区,与民同忧,与民同战,消灭蝗灾,再与民同乐。摆驾,太子,百官随朕前往灭蝗第一线,准备战斗!”
李世民像其他皇帝一样,嗜色如命,几乎夜夜离不开女人,这次去宁州消灭蝗灾,除了带领文武百官和大批禁军之外,还从五品才人以上的宫妃中抽出若干妃嫔,一同前往。
其中,五品才人武照,二品昭容徐惠,一品贵妃韦氏等宫妃,分乘数辆马车,随着李世民的御驾,直达宁州蝗灾闹得最凶的榆林县。
榆林县令赵桓早早闻讯,率领本县的一群小吏,在北门外迎接李世民一行人。
李世民下车,其他人也都跟着下车,李治,武照,房玄龄,岑文本等人跟在李世民后面,只听见李世民问县令赵桓:“现在贵县灾情怎么样?”
赵桓点头哈腰:“陛下,榆林县有三万户人口,十五万余人,目前受灾人口达三万,蝗虫是一拨拨的,吃完此地的庄稼,休息几日,又飞到彼地,啃吃彼地的庄稼,照此下去,到了秋收季节,本县的庄稼会被吃光,百姓将颗粒无收。”
李世民又问:“贵县针对蝗灾,采取了什么措施?”
赵桓回答:“微臣正等待朝廷救急,至于百姓早已等不急了,自发组织起来,在田间地头驱蝗。”
李世民说:“那怎么行?父母官要组织衙役,想尽办法,亲临沙场第一线,坐镇指挥灭蝗。”
赵桓唯唯喏喏:“是是是,请皇上一行先到县衙歇息,微臣已略备薄酒。”
李世民说:“朕不是来喝酒做样子的,一来就要办事,你派人把酒席拆了,给朕带路,朕立即亲临蝗虫肆虐庄稼的现场,灭几万只蝗虫,给天下百姓瞧瞧。”
赵桓是贪官,只知道吃喝玩乐,作威作福,祸国殃民,哪里知道蝗虫在什么地方吞噬庄稼?他听了李世民的话,东张西
第222章 蝗灾猛如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