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把李世民救回榆林县的衙门,县令赵桓请郎中治疗李世民脸上的轻伤。
李世民的伤好以后,他召集县令赵桓和朝中大臣们在一起商议消灭蝗灾之策。
房玄龄喝问赵桓:“贵县蝗灾严重成这样,你身为父母官,为何不早日组织人手,将蝗灾消灭于萌芽状态?”
赵桓苦着脸回禀:“本官早已调动本县生力军,用长长的竹杖驱赶蝗虫,可是赶走了,它们又返回来,而且别的地方的蝗虫又加入进来,蝗虫群愈来愈大,就像黄河之水滚滚来,大家都没办法。”
李世民说:“朕想起来了,武媚娘曾帮朕对付蝗虫时说,可用火对付蝗虫,不知用火攻灵不灵?”
房玄龄说:“武媚娘是女流之辈,她懂什么?天这么热,陛下派人在田间放火,反而引燃庄稼,那是玩火自焚。”
岑文本叹息:“自古以来,蝗灾是最大的灾害,可以打井取水对付旱灾,可以筑堤对付洪灾,至今古人还没人想出对付蝗灾的三十六计。”
随驾的群臣都束手无策,摇头叹气:“看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李世民说:“古人云:人定胜天。谁敢言逃,斩。”
赵桓说:“陛下,古圣人董仲舒讲得好,国家将有失道之败,故天降下灾害以谴责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微臣以为,不如请巫师向天请罪,以灭蝗灾。”
李世民说:“人以谷为命,百姓有过,在于朕一人。愿蝗虫吞蚀朕心,无害百姓。朕先下《罪己诏》,再请巫师祭天,但愿能灭蝗灾。”
说完,连下两道诏书,一道是《罪己诏》,一道是《忏悔诏》,随后派赵桓请巫师设祭坛,举行祭天大典。
过了两天,赵桓派工匠在县城的南郊筑好了一座祭坛,请来了一名七十岁的老女巫。
这天,李世民率领群臣,齐集在祭坛下,李治,武照和李世民的一群宠妃也跟着来看热闹。
百姓们听说天子设祭坛,请巫师祭天,纷纷前来围观,黑压压地跪在祭坛下,仰望祭坛,只望女巫能请天神来消灭蝗灾。
祭坛上,女巫握着令剑,张嘴念念有词,说出一连串古怪的音符,手中剑变得通红,烧得她的手冒出阵阵青烟,血肉模糊,手指骨扔握着令剑。
她的另一只手向虚空指划,在天空中形成一个小型光阵。
祭坛中央竖起一根柱子,一位少女作为祭品,被绑在柱子上,泪眼汪汪,她用哀求的眼光搜寻着祭坛下的父母,所见的都是跪在地上的愚昧百姓,她的父母淹没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
天气炙热,烈日在天,极其刺目。
阳光照耀,祭坛下面的百姓都在祈祷,祭坛上的女巫仰望着天空,念诵祭文:“贞观十七年,六月丁亥朔,越七日癸巳,唐太宗昭告于天帝曰:仰望圣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恩德之隆,永久无灾,现献上祭品,谨用祭告。唯神昭鉴,保佑大唐。请神享用祭品!”
说完,献祭仪式开始,女巫举起令剑,走到祭坛上的柱子前,一剑挑断了把少女捆绑在柱子上的绳子。
少女脱离了捆绑,并不高兴,反而跪在女巫脚下,拼命磕头:“巫师,求求你大发慈悲,饶民女一命吧。”
女巫说:“你是天神享用的祭品,你应该把自己献给天神,求得天神赐福给百姓,消除蝗灾,善女子,请献血吧。”
&
第223章 蝗虫吞吃女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