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7章 祭坛爆炸[1/2页]

绝世女神 剑解谜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武照发泄够了,回到自己的住处,只等李世民出兵,希望他出兵失败,最好死在高丽,这样李治早日继承皇位,她好与李治平分天下,因为这是李治曾答应过她的事。
      而李世民之死恰好与出兵这件事息息相关,这是后话。
      且说李世民早已决定出征高丽之事,只等阎立德造好四百艘大船,在出征之前,决定做一件事,那就是到泰山封禅。
      封是祭天,禅是祭地,封禅是帝王在太平盛世时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古人认为泰山最高,是天下第一山,帝王应当到泰山去祭祀天地,表示接受天命,向天地报告治理人世的功业。
      春秋时期,齐桓公想去泰山封禅,却遭到宰相管仲反对齐桓公封禅,管仲认为尧、舜、禹、汤、周成王等帝王受命于天,只有他们才有资格举行封禅仪式,他们封禅时,嘉禾生长,凤凰来仪,种种祥瑞不召而至,齐桓公自知没法跟尧、舜、禹、汤、周成王相比,就放弃了封禅的妄想。
      秦始皇和汉武帝比齐桓公狂妄多了,秦始皇统一中原后,认为自己功配历代先王,就带领齐鲁的70名儒生到泰山封禅;汉武帝不服秦始皇,曾率领十万人,浩浩荡荡到泰山封禅。
      李世民一直把汉武帝当成偶像,想到自己开创了贞观之治,又即将扫平高丽,功不在汉武帝之下,自然要到泰山封禅。
      决定封禅之日,先召集文武百官商议,一部分文官反对,另一部分文官和所有武官支持,最终支持派压倒了反对派,封禅之事议定。
      朝廷工部尚书派出工匠到泰山顶上建造祭坛,不久,工匠们从泰山返回,工部尚书向李世民禀报:“臣派工匠已筑好祭坛。”
      李世民大喜,立即传令文武百官,以及五品以上的妃嫔,沐浴斋戒三日。
      三天过后,文官以房玄龄和岑文本为首,武将以尉迟敬德和程咬金为首,妃嫔以韦贵妃为首,齐集在玄武门。
      人群中有武照和李治,两人站在一起,相视而笑,人群中还有尉迟敬德和程咬金,两人骑着高头大马,尉迟敬德手持丈八长矛,程咬金手持宣花板斧,宣花板斧长二丈长,斧面宽大如蒲扇,一斧砍下去,可劈开一座山头。
      很快,李世民在四千禁军的保护下,和众官和众妃会面,一大群人簇拥着李世民,前往泰山。
      太阳初升,光芒万丈,一支皇家车队从长安出发,向泰山驰行,车队前方,尉迟敬德、程咬金指挥着四千禁军,驱赶着一群被驯服的大象、猛虎、狮子、豹子引路。
      一行人浩浩荡荡,奔行三日,到了泰山脚下,停下车马,文武百官和众妃嫔从车上和马上下来,簇拥着李世民,禁军散布在四面。
      泰山东西长约600里,南北宽约100里,主峰叫做玉皇峰,玉皇峰海拔1600米,是泰山极顶,直通天顶,世人称之为天柱。
      传说,从前世界一片混沌,混沌气结成一团,化为大神盘古,盘古初生,每天长高一丈,经过一万九千年,高过于天,遂轰然倒下,他的头化为泰山,泰山因此成为天下第一山。
      李世民在山脚下,仰望极顶,山峰如柱,耸入九天,他不禁问身边的岑文本:“泰山有多高?”
      岑文本回答:“泰山被世人称为天柱,天有多高,泰山就有多高。”
      李世民问:“那么,天有多高?”
      岑文本回答:“皇上,你就是天,你的高度就是泰山的高度,天下臣民无不仰望你的高度。”
      李世民哈哈大笑:“岑爱卿深知朕心,试问天下谁还能与泰山比高,非朕莫属。”
      群臣一致溜须拍马:“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比泰山更高,比天地更永恒。”
      

第267章 祭坛爆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