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曾经三次率兵征伐高丽,612年二月,一征高丽失败;613年四月,二征高丽失败;614年二月,三征高丽,高丽国王遣使请降,隋炀帝挽回前两次失败之辱,遂班师回朝。
隋炀帝的前两次东征,都是水陆并进,水军从莱州乘船出海,向高丽的平壤出发。
李世民这次东征和隋炀帝一样,也采取水陆并进的战略,当李世民的陆军到达蓟州的时候,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张亮已奉旨带领四万水军,乘四百余艘战船从莱州出发,抢渡辽河,直奔高丽。
高丽大军在对岸早已严阵以待,不等唐军的战船靠岸,飞射羽箭,利箭如雨,密密麻麻射向唐军的战船,与唐军的盾牌相撞,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
由于箭雨稠密,唐军的盾牌难挡,许多唐军中箭,尸体漂浮在辽水上。
唐军抵挡一阵后,也开始射箭,双方的箭簇在大海上空碰撞,箭尖对箭尖,箭身一起坠落。
双方交战,如火如荼,二千唐军用盾牌抵挡着箭雨,渡过了辽水,一冲上对岸,如同猛虎下山,冲入高丽军阵中,挥起刀枪剑戟,一阵狂砍猛杀,杀得高丽步兵尸横遍地。
高丽骑兵闻讯,飞速奔来增援步兵,一阵猛冲猛杀,将渡过辽河的唐军又往河中驱赶。
大唐步兵抵挡不住高丽骑兵,退到辽河边,高丽弓弩手,又开始向唐军射箭。
唐军无奈,只好登船,往回撤退,回到西岸,清点人数,折损一千多人,张亮率领败军,回到蓟州城外港口屯驻,派人将水军登陆失败的消息向李世民汇报。
李世民到达蓟州后,正在指挥中军在海边扎营,突然接到水军登陆失败的消息,哇地吐出一口鲜血。
武照用手绢抹去李世民嘴角的血迹,说:“陛下,胜败乃兵家常事,水军的失败是陆军胜利之母。”
李世民得到了安慰,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小失败是小成功之母,大失败是大成功之母,让失败来得更猛烈些吧。”
这时,刚刚扎好的营寨内人喊马嘶,旌旗招展,将士们在营帐前磨着刀剑,骑兵来回奔跑,马蹄踏起的尘土飞扬飘散,烘托出将士们一派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战前气氛。
李世民决定命令大军在蓟州休整三日,下达命令后,就带领一队乔装成平民的禁军出巡,李绩和武照陪在李世民的左右。
蓟州是海滨城池,小巧玲珑,有人口十万,蓟州占据地利,海边的港口毗邻高丽,百济,新罗等国,客商出海贸易,给蓟州带来了财富,所以蓟州异常繁华。
李世民穿着便服,穿过蓟州的集市,听见商贩们的吆喝声,百姓们讨价还价的声音,感受着人间烟火。
陪同李世民的李绩说:“这是陛下开创的繁华。”
武照说:“这里靠近高丽,高丽人会不会潜伏进来,搞阴谋诡计?”
李世民回应到武照:“高丽人偷鸡摸狗,你正好可以亮剑,试剑,最好在大战前斩高丽人祭旗,壮我士气。”
武照感觉大战前的气氛愈来愈浓,目光逡巡,看见几十名穿着褴褛的难民涌上集市。
蓟州的难民不下万人,都是从辽东逃难过来的,经常有一些难民来集市,希望能捡到一些剩菜叶,可以拿回去煮汤喝。
李世民看见了不远处的这群难民,皱起了眉头,再也不觉
第273章 亮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