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78章 围城[1/2页]

绝世女神 剑解谜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天亮了,李世民,武照和众将迎来了渡河之战后的第一天。
      上午,李世民在中军大帐召集众将议事,说:“昨晚,我军渡河成功,但遇到顽敌抵抗,损失惨重。据前方消息传来,牛进达的部队在辽河上游与高丽军激战,牺牲了两千多人,之后,杀退了高丽军,突袭高丽军大营。”
      最后,李世民总结性发言:“牛进达为我军扫清了路障,我军分四批渡河,头两批失败,后两批加上长刀营英勇拚杀,才初步取得胜利,总计伤亡人数,我军伤亡五千余人,我军获得的战果是,杀死杀伤高丽军一万二千余人,高丽军逃亡人数三万。”
      李绩说:“大战过后,我军需休整几天,等元气恢复,再向前推进。”
      李世民说:“朕命令,大军休整三日,各位将军喂好战马,备好草料,厉兵秣马,三日后直奔辽东城。”
      散会后,诸位大将回营,与士兵们进入休整状态。
      休整期间,武照拿出事先从朝廷带出来的《高丽志》,反复研究高丽的历史以及将要到达的辽东城,还仔细研究过一本《孙子兵法》。
      不知不觉,三天时间过去了,三天后,李世民宣布:“兵锋直指辽东城。”
      武照带着金喜善,跟随大军出发,经过几天行军,大军到达了辽东城附近,驻扎下来。
      辽东城位于辽河东岸一百多里的地方,是辽东要塞。当年,隋炀帝率兵征讨高丽,曾多次折戟在辽东城下。
      李世民初来乍到,带领一群小校,来辽东城下,察看地形。
      辽东城的墙体由花岗石砌成,高达三丈,壕沟在辽东城下蜿蜒纵横,一架架弓弩架设在城头,辽东城看起来像铜墙铁壁,又像是充满陷阱的堡垒。
      李世民叹息,要攻克辽东城不容易。
      李世民察看完地形,回到帅帐内,写了一封招降信,派人把信绑在箭上,向辽东城上射去一箭。
      辽东城的守将名叫韩佑熙。
      城上的士兵捡到一箭,一看箭上绑着书信,直奔韩佑熙的府上,把箭书交给他。
      韩佑熙从箭上摘下书信,一看是李世民派人射进城的招降书,书信上的内容大致是,唐军包围了辽东城,有几十万,而辽东城内只有几千人马,所以李世民劝韩佑熙不要作无谓的反抗,趁早投降,否则死路一条。
      韩佑熙看完信,当即将信撕毁,也写了一封招降信,反过来劝李世民投降,然后派人把这封信绑在箭上,向城下射出一箭。
      李世民得到韩佑熙的招降书,气得七窍生烟,当即召集武照和众将入帐,商议攻城之策。
      一张地图摊开在几案之上。
      地图记载了辽河以东的广大区域的详细情况,标记出高丽的山川,河流,森林,道路,城池,连每座城池有多少兵力,哪些地方曾经驻扎过高丽大军,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李世民指着地图上的辽东城说:“这就是辽东城,城北主要有新州城、白岩镇,分别驻兵一万和八千;南面有安市城、建安城,分别驻军一万五千和一万。以上几座城距离辽东城较近,尤其是白岩镇,到辽东城不过百里。我军如果包围辽东城,久攻不下,盖苏文就会调集以上诸城的兵力,增援辽东城。”
      李绩说:“不妨采用围点打援的计划,可削弱这几座城的力量。这样使周边诸城不能增援辽东城!”
      武照说:“围点打援非常好,还可配上引蛇出洞的计策,这样的打法就更加完整了!”
    

第278章 围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