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看出武照是一名女将军,而且是大美女,不由得有点紧张,但很快调整了心态,不卑不亢地回答:“正是,我姓薛,名礼,字仁贵。现在只是一名小兵。”
武照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莫欺少年穷,小兵也能成大器,你有凌云壮志,志大而才不疏,我相信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你是将来能当大将军的小兵。”
薛仁贵向武照一拱双手,说:“谢谢将军谬赞,小兵实不敢当,请问女将军姓氏。”
武照说:“我姓武,名照,武是武功的武,照是照亮的照,我希望能照亮黑暗中的苍生。”
薛仁贵说:“你是军中第一位女将军,想必有过人之处,日后请多指教。”
“指教不敢当,以后如果有机会,大家相互切磋,目前,你在谁的手下当兵?”武照问。
“张士贵将军。”薛仁贵回答。
武照点了点头,向薛仁贵拱拱手,告辞而出,向张士贵的中军大营走去。
张士贵生于586年,虢州卢氏人,隋朝大都督张和之子,从小习武,擅长骑射,臂力过人。隋朝末年,聚众揭竿起义,后跟随李世民荡平群雄,统一天下,屡立战功,被封为虢国公。
武照到张士贵的营中找他的时候,他恰好在营内,武照一见他,为他的将军气度所折服,拱手说:“你就是张士贵将军吧?我是陛下特地邀请而来的女兵,姓武,名照。”
张士贵说:“本将军在阅兵场上见过你,当时,你站在皇上身边,前不久,本将军还听到你曾提出分兵的策略,你不愧是巾帼英雄,本将军佩服,佩服。”
武照说:“不敢当,不敢当。”
“武将军前来,所为何事?”张士贵开门见山地问。
武照说:“我见过你手下的薛仁贵,他虽是小兵,但却有大将军之才,我希望将军把他调到我的手下。”
张士贵爽快地答应了,当场写下一纸调令,交给一名侍卫,命令他把调令送给行军长史审批登记,通过这套手续流程,薛仁贵就能成为武照手下的一名侍卫。
武照辞别张士贵,回到自己的营房。
仅仅过了半天,薛仁贵就接到调令,搬着简单的行李来向武照报到,武照安排他跟一些士兵住在一起。
这天,武照把薛仁贵找来,问:“你对东征有什么看法?”
薛仁贵说:“恕我直言,这次东征非常冒险,高丽立足在半岛上,与百济、新罗相邻,三国连年征战,倭国经常隔海挑拨是非,数百年来,高丽在四面受敌的夹缝中求生存,导致全民皆兵,人人骁勇善战。高丽连年对外征伐,将士们身经百战,作战经验老到,临战反应能力绝佳。大唐欲征服身经百战的高丽老兵老将,绝非易事。”
武照闻言,不禁骇然,她一开始从大唐与高丽的战事上考虑,认为朝廷东征失败的可能性极大。现在薛仁贵的论述将她的观念更具体化了,他从小兵的角度考察这次东征,一针见血地指出双方的差距,实在难能可贵。
薛仁贵接着说:“征战之初,天子和众将看不起高丽人,以为征战顺利,前几天抢渡辽河之战胜利,将士们更是趾高气扬,以为高丽军不过是乌合之众……”
说到这里,他的情绪变得悲愤,他冷笑着说:“殊不知,渡河之战一开始,我
第279章 小兵薛仁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