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六天前的那个夜晚[1/2页]
黑色郁金香
左岸1
1974年5月2日星期四,晴
老挝又叫寮国,属于山地国家,湄公河沿东西方向横贯全境。
老挝和中国是友好邻邦,同属社会主义国家,这让我对这个国家有了一种亲切感。
六天前的那个夜晚,杜明山开车将我们送到离边境很近的一个村子,通过一个专做偷渡朋友顺利将我们送进了老挝。
杜明山不知从哪找来一辆装满蔬菜的卡车,让我们躲进蔬菜里,盖上帆布,连夜把我们送到万象,安排我们住进一家私人客栈。杜明山说客栈老板是他朋友,住在这很安全,等着他去给我们办护照。
前天上午杜明山来了,带来了我们所有的证件:“我的事情办完了,要跟你们告别了。护照全都是真的,你们可以自由行动了。”
分手的一刻很想对他说些感激的话,可他手一挥说:“客气话就别说了,我受江爷委托,要谢就谢江爷吧。”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客栈。
昨天带着博士、依迈去市区转了一天,想添置一些衣物。脱离大山了,马上要去曼谷,身上的衣着显然与环境格格不入。
老挝面积不算小,中学地理课上学过,在全世界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排名第81位,和英国相当。首都万象在湄公河左岸,市区由西向东和向北伸展,宽阔的滨河大道横贯全市。街道两旁,椰子、香蕉、槟榔、龙眼、凤尾、洋槐等植物交错生长。
三个人在闹市买好衣服,中午走进一家华人开的餐馆,一边点菜,一边向老板打听去曼谷最便捷的路径。
“万象到泰国很近的,就隔着一条湄公河。每到枯水季节,湄公河大半个河床显露出浅滩,中间仅剩下一条小小的溪流,涉水就可以走到泰国。不过你们要去曼谷最好还是乘飞机方便,一个小时就能到了。”听老板这么说我高兴了,当即决定明天就去曼谷。
今天一早,几个人换上新买的衣服,乘计程车来到瓦岱国际机场,买好第一班飞曼谷的机票,顺利通过口岸,九点刚过已经坐在候机厅里了。
一直担心杜明山给我们弄来的护照会出问题,没想到竟一路畅通。有了合法身份,再也不用四处躲藏了。
离登机还有两个多小时,三个人坐进机场咖啡厅,十美元一杯的摩卡咖啡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这是我第一次喝真正意义上的咖啡,很久以前只喝过那种方块状的,用纸包着的,国内产的咖啡,带着浓浓的焦糊味道。
一边喝着咖啡,一边透过宽大的玻璃幕墙向外望。天空一碧如洗,宽阔的停机坪上几架待航的班机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光芒。很长时间没有过这样安适的感觉了,看看对面坐着的博士,新理的板寸头、海蓝色的体恤、米黄色的休闲裤、铮亮的皮鞋,俨然一副阔佬的装扮。再看依迈,斜靠在沙发上,宝蓝色的风衣敞开着,露出亚麻色的套裙和两条修长的腿,一副紫色的巴拿马墨镜顶在额头上。现在谁也不会怀疑我们的身份了,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
1974年5月5日星期日晴
转眼到林翰家已经是第四天了,四天前飞机在曼谷机场安全降落,一出航站楼便给林伯打去了电话。
“好呀,一直惦着你们呢,现在终于来了。你在航站楼等着,我马上来接你。”林伯在电话里说。
林翰的车很快来到机场,把我们接到家,一坐下便开始对他详细述说这大半年来的经历。从插队云南说到偷越国境,从采药老人说到朵嘎、说到金三角的营地,再说到出逃路上的万般艰辛。听我说完苏僮的死,老人禁不住老泪纵横:“没想到数月前的一别竟成了永别,早知道这样就不该让你们再回去哦。”
我向老人介绍博士和依迈。他仔细听着,动情地说:“你们都是我的亲人,一块留下吧,把这当成你们的家,一个都别离开了。”
夜深了,博士和依迈回房休息去了,林翰把我留下来继续问着:“你刚才说朵嘎怀上了苏僮的孩子,朵嘎在哪呢?怎么没跟你一块过来?”
我告诉林伯,当时身处险境,垛嘎又怀着孩子,无法带着她一块走,想等我们安全了再接她出来。第八十三章,六天前的那个夜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