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黎炜的介绍,尹娜想这法雨寺俨然就是母亲灵魂的再生之地。走进法雨寺,钟鼓声声在耳旁回响、紫烟徐徐在眼前缭绕,众多百年以上的银杏、香樟、罗汉松遮天蔽日,将偌大的寺院深隐其中。
在观音殿内,尹娜朝功德箱里投了一千元钱,跪倒在观音像前,双手合十,一遍遍祈求观世音,让母亲的亡灵早归西方极乐世界。
僧人吟诵经文,木鱼声声,鼓乐齐鸣,待尹娜起身之时,一位鹤发童颜的方丈拱手朝她走来:“不知施主从何方来?有失远迎,请随贫僧来客房看茶一叙。”
尹娜没经历过佛家此等礼遇,惴惴不安看看黎炜。黎炜赶紧接住话:“大师有礼了,我们公出途径普陀,便上来烧柱香,为贵寺院添把香火。”
“善哉,善哉,谢谢二位施主了,请二位随贫僧到客房小坐。”
俩人随方丈进到厢房坐定,有寺院小僧奉上香茗,方丈开始说话:“贫僧乃法雨寺住持,法号信光。感念施主布施,得让小寺香火不断,佛法弘扬。”
黎炜赶紧双手合十说:“佛法浩荡,信众心怀感恩之念,为寺院添把香火理所当然,高僧不必言谢。”接着,他向法师问到:“来的路上经过西天门,见西天门上题有‘西天法界字样,西天门下有一平坡巨石,石头中心有一个巨大的‘心字,心字面朝苍天,博大舒展,敢问法师,这心字刻于此处当做何解释?”
信光大师深邃的目光从黎炜脸上掠过,微微一笑说:“施主真乃细心之人啊,许多来到此处的人,看见这个‘心字并无你这般追根溯源的愿望。人们宁愿似是而非地去臆断,也不作深究。佛家以为:海比地大,天比海大,心比天大,所以佛家以修心为上,一个‘心字涵括了多少内容,只有靠各自去悟了。施主刚才问到平坡石上的这个‘心字,若让洒家看,就是天地之间的人心吧?恕贫僧只以佛法度人向善,可不能替代人心去揣摩这世界。不知这样的答复施主满意否?”
黎炜的脸上现出一副冥思苦想的样子,尹娜却从心底为信光的回答暗自叫好,双手向信光奉上自己的名片:“大师绝群离俗,忌论人是非长短,开放怀抱,静以修心普度众生,今得识大师真是三生有幸。很想聆听大师更多的教诲,只是今日琐事缠身,不能久留,早晚有一天我一定还会再来贵寺烧香敬佛,向大师讨教无边佛法的。”尹娜起身向信光告辞。
信光双手接过名片,仔细看过一遍,揣进袈裟,起身相送:“施主慢行,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阿弥陀佛。贫僧记住施主了,贫僧与施主佛缘已定,他日定能再见。善哉,善哉。”
尹娜一路想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火车站,买到一张当天晚些时候的车票,第二天就抵达了普陀山。
普陀山法雨寺的方丈殿后面有座独立小院,小院不大却有梅兰竹菊点缀其中。院子呈口字形,七八间厢房围口字排开,厢房打扫的干净整洁,常有熟识的施主想于晨钟暮鼓中静心斋戒几日的便被安排下榻在这里。
早晨,尹娜步出客房,一夜秋雨过后山林如洗,太阳从东边的山峦上升起,峰峦叠嶂之中一片姹紫嫣红
第一零一章,信光大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