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案子的重点就被放在了曾经来到聚贤村,务工的外来打工人员。
聚贤村虽然只是一个小型村落,但并不是贫穷闭塞的小村落。
而且因为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国家的政策扶持,所以农业发展的是相当的好。
几乎村子里的村民都开始半机械化农业生产,根本不用像以前那样的劳心费力。
在村里的村民们也算是富裕起来了,那当然不愿意再在田间地头下地干活了。
所以,这些村民们就开始招募外来的务工人员来这里种田。
所以我们调查的主要是这类人群。
但这类人群的流动性很大,又来自五湖四海,所以调查的难度是相当之大。
现在我们只能调查近期来到村子里的务工人员。
村民的态度依旧是不太友善,但是在我打了一棍又给了一个甜枣的情况下,这些村民勉强愿意配合调查。
因为,每年都有固定的公司来他们村里收取农作物,村民收入稳定,所以基本家家户户都有田地。
我们首先排查的重点就在老王头小洋楼两边的邻居家。
左边的那户人家是典型的三口之家,孩子长大在外地工作结婚,老两口呆在村子里。
这老两口的年纪已经有七八十岁了,活是一点都干不动了,所以田间地头的工作都承包给了外乡人。
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已经得了阿尔兹海默症,也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所以我们只能询问女主人。
这户人家女主人的名字叫做王翠花,因为是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人,所以名字也取得随便了很多。
“老人家,你们家是不是经常雇佣外乡人来帮你们家种地啊?”
我一脸和善的几乎是喊着对老人说话,不然他根本听不清我说了什么。
老人的思维有点迟缓,我说了好半天,他做他转动着浑浊的眼珠看了我一眼。
“哦哦,是有这么回事…怎么啦?”老人家一脸莫名其妙的看着我们。
“那个,我们是想问在您家工作的人,有没有莫名其妙失踪的?”我大声的问到。
“没有!我家这个可是从前年就开始干了,没你们说的那回事!”
老人说的是一脸斩钉截铁,但是旁边那个稍显沉默的老头子却忽然说到。
“胡说八道。老婆子,你老糊涂了,这个人明明是年前才来的呀!”
这个老头说话有理有据,逻辑清晰。倒不像是一个阿尔兹海默病人。
这个老太太怒了,挥舞着拐杖就要敲响那个老爷子。
我和小米赶快扑上去拦住了拿根快落到老爷子身上的拐杖。
“行,我们今天就问到这,不打扰您了!”
说完这句话,我和小米是一溜烟就出来了。
老人家经常有这种情况,人显得有些笨拙,做事情也显得迟钝,甚至会出现记忆混乱的情况。
现在这样的情况,恐怕我们只能到他们家的填上去亲自找那个外乡人问一问了。
一路向路上的村民打听,我们这他在从东头靠路边的一块路上,找到了她家雇佣的那个外乡人。
&
第624章 外来人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