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1章 82祭伯之死[2/2页]

春秋第一权臣 猫熊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姬足心中直骂,史记不全,三千年之后,一切便好似浮尘般被吹散。史料加考古佐证,也难窥见其一二。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事,竟冥冥中牵扯了天下局势,每个人,都是历史的推动者。
      不知不觉,手中的羽觞已经空了。姬足又为风扬满上,自己也添了。介于今天心情都不算好,风扬张了张嘴,用酒将“少饮”的话咽回肚里。
      “如果我没记错,郑公娶武姜,是周亡王十年。叔扬那时养好了伤,想来一探究竟吧?”姬足疑惑道,“既然有这层关系,为何叔扬不直接觐见郑公?说不定那时挑明,反倒能追逐线索,将歹人正法。”
      风扬郁闷道:“说来,也是世事弄人,没有机会。恰逢,蛮侵暴上国,晋文侯辅政,率蔡共侯,击之。那时,郑国要顾着备战,以防王师不敌,蛮入侵。晋国要忙着打仗,根本没有机会追凶。再后来,线索都没了,再找也是无用,便彻底搁置下来。”
      “难道叔扬当时遭遇追杀,一点想法也没有吗?总有个怀疑对象吧?”
      忽闪忽明的火光中,风扬眼神一黯,似在追忆,又似在感慨。沉闷一阵,才开口道:“刺客用的……是郑地的刀!”
      姬足终于捋清了风扬留在祭国的整个过程。前762年,风扬紧随晋侯入郑,在荥阳附近遇刺,被路过的父亲所救,在祭国养伤。第二年,父亲陪同风扬,来郑国讨要说法,又遇上郑武公娶武姜。其间可能有奸细作祟,羞辱了父亲,于是风扬书信回晋国求助。结果,遇到蛮入侵,郑国和晋国都忙着打仗,当然无人理会。
      风扬不敢肯定是不是郑国所为,也找不到线索,于是便在祭国留了下来。后来,风扬和父亲的关系越来越深厚,便在祭国做起了下大夫。至于官职不高,怕是还忌惮着有一日,如果郑国和祭国开战,他从中游说或者离开祭国,也不会对祭国造成影响。直到父亲去世,风扬便去了中军虎贲的职务,一心当起了他的保姆,不再过问政事。
      姬足皱眉道:“所以,看起来还是郑国所为,和细作在祭国制造的假象,并无不同。”
      风扬自嘲:“我当时想,郑才入侵了胡国,不足两年。对晋国下手,也属平常。事后想来有异,又无法寻得真相,这件事,晋候也知道,只一笑置之。我觉得还是小命要紧,便留在祭国。世子不是说过吗,乱世之中,最重要的是活着。”
      乱世,人命最不值钱。
      又一阵沉默,
      姬足直觉,郑武公今日提起父亲之死,恐怕和风扬遇刺,也有关系。没想到来郑国结盟,事情又回转到细作的事情上来。郑武公想要驯服他,用这个理由套住他的脖子,想让他心甘情愿留在郑国,日后为郑国卖命。但是郑武公算得好,却算不过天。如果他能解细作的谜题,便不会再受制于郑武公。离郑武公过世,还有八年,他还有时间改变自己的命运。
      姬足稳住心神,问:“叔扬,今日我本不愿解题,但郑公说起君父,问我,可还记得细节。”
      “什么?”风扬瞠目结舌道,“难道,先君……非病故?”
      “听那意思,是另有隐情。”
      风扬努力回忆着:“我记得,从亡王十三年起,也就是先君夫人怀了公主之后,先君身体便一日不如一日,医师看过,未觉蹊跷……熬了三年,便不行了。后来,先君夫人也……”风扬虎躯一震,瞠目欲裂,“世子是说,先君看不见、头疼欲裂、健忘等症,都是中毒?”
      风扬怕姬足伤心,从前对祭伯的死,只字不提。若不是郑武公问及,姬足一生都不会知道父亲死去的真正原因。
      姬足眉头紧蹙,几句轻描淡写,足以说明幕后之人的歹毒。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君主,看不见、记不住等身体上的折磨,不算什么。最残忍的是,明知自己的国家被歹人盯上,身体却日渐衰落。弟弟仁善中庸,儿子年幼,后继无人,无计可施。
      身体和内心的双重折磨,能将人活活逼疯!
      三年,父亲忍受了这样的折磨,长达三年!
      姬足袖中双拳紧握,太阳穴的青筋暴起,许久,才平静得不能再平静道:“刺杀叔母那位,精通砭石之术和医理,又和膳府关系甚密,能买通内饔养信鸽。此人挑起祭国和郑国的矛盾,想要祭国内乱,所图不小。”
      “叔扬,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危险之中。”

第81章 82祭伯之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