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4章 145昧了良心[1/2页]

春秋第一权臣 猫熊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晃,便到了周平王二十五年。(前746年)
      在公子段又一次无理取闹后,姬足再次被武姜怪罪,终于忍无可忍,向郑武公通禀,不由分说将安姬调到了大学。正巧去年,叔父祭伯生了个儿子,姬足便将安姬送回国过年,待过了整个冬天。直到正月事务繁忙,祭伯和?u夫人没得空关照,安姬才回到郐都……不,现下应该叫新郑了。
      ?生和安姬同是十一岁,这下也有了理由,顺理成章跟着撵路,避开弟弟公子段。
      公子段两岁时,就被交给太傅约束。国学,分小学和大学。他才八岁,只能上小学。得知哥哥?生不在一起,闹着连课也不想上了。为此挨了太傅的板子,被打肿了手心。他明白父亲严厉,管教约束从不软手,所谓爱哭的孩子有糖吃,只在母亲面前好使。默默领了打,回去向武姜倒苦。
      武姜扭不过公子段哀求,只好去请示郑武公。诸侯的儿子们,随时都能接受这种高等级教育,一年四季从无间断。郑武公并不在意公子段提早入大学,便点头应下。
      开学典礼在年头,少不了一场祭祀。
      祭祀对象,是被姜子牙封为“文曲星”,又被周武王封为“国神”的比干公。群臣都算是国君的门下,自然都要参加。女子除外,拥有国学名额的学子们需着皮弁,在宗庙祭菜。
      宗庙外设有基,供群臣酌酒,行自酢礼。
      所谓自酢礼,是为了授爵给国君,以便国君自酢。因谦卑,不敢与国君抗礼,不能亲自酌酒给国君,所以下堂为国君洗爵,而后授给国君,由国君自酌自酢。
      这里的酒爵,象征着国君的爵位。
      刚过隆冬,气温还低,四处白雪皑皑。哪怕燃着火盆,也挡不住寒意。
      寒气抓了空子就往骨头缝里钻。群臣悄悄的往火盆倾,又不能做得太明显。暖了左边身子,右边又凉了。分配的火盆有定数,总不能一左一右,将自己架在火中间烤。毕竟是祭祀国神,关乎才智,在官场上,才智间接等同官运,哪怕受些罪,也只得忍着。
      忍一时,得一年太平,也划算。
      郑武公希服戴冕,端坐在黑色镶边的莞席上,莞席上,还盖着边缘绘有花纹的五彩蒲席,席右端设雕几。
      群臣从玄冕,把爵放在西阶前,起身向郑武公辞降。
      “天佑余郑,国祚绵长,请君心安。”
      “轩辕王子比干垄,上报天神,下报地神,命为宗祀,历朝致祭。其幼年聪慧,勤奋好学。年二十为太师,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之重,辅佐帝辛。从政四十余载,减赋税,轻徭役,重冶炼铸造,佑富国强兵。是国神者,天下第一仁者,是文曲天权之掌者。愿众卿校之,禁慎瞻遗。”
      “谨诺。”
      郑武公抬手示意自酢礼继续。群臣坐下取爵,走到洗的南边,朝北而立。
      郑武公在阼阶东边,面朝南,上前跨了一步,道:“自古以德配天,以德治国,朕恐寡德之举,请众卿不吝谏言,不吝赐教。”
      群臣坐下,把爵放入篚中,才齐齐道:“食君之禄,不敢忘恩。愿观窍剖心,固守诚节,盖郑氏千秋。”
      郑武公这才回到东阶下,朝西而立。群臣面朝东北洗手,而后洗爵。此时,郑武公也在“小臣”的伺候下,浇水洗手。之后,郑武公又和群臣对拜。
      一揖一让,回礼答拜。
      一问一答,礼仪繁琐。
      等到郑武公与众宾行礼之后,众宾之长三人,先后上前行拜受礼,而后受爵。
      众宾之长,一个是代表宗室的公子吕,一个是嫡长子?生,还有一个是姬足。但姬足身份特殊,是天王册封的外国世子,也是郑国的臣子,所以被安排在最后。六年下来,这样的安排约定俗成,再没人觉得怪异。
      郑武公授爵后,一面给姬足斟酒,一面问:“祭足今岁,十又四之。寡人从未见你总角,这束发之礼,打算怎么办?”
      “既然无发可束,何必折腾。”姬足面无表情,接过酒爵。
      郑武公行拜送礼,姬足立于席中,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姬足把空爵交还时,郑武公淡笑:“束发戴帽,乃人生大事,不可疏忽。你长辈不在,便由寡人代劳,也全了你近些年劳心劳力的功勋,可好?”
      “诺。”
      台阶下,姬足的座位依次往后,是?生、公子段和子都、原繁。
     &n

第144章 145昧了良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