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铮急道:“公子,原繁有了官职啊!”
子都理所当然道:“他是伯父的庶长子,一向乖顺听话,又不曾表现出争斗之心。有官职,很正常啊。”
“不不,公子,此事非同小可!断不能只看表面!”尹铮急道,“别看典祀之职,只管祭祀坛位的守护。但如果举行祭祀,他是能从司隶那里征调徒役的。这些徒役,能做的文章太多了,暗藏几个武士也无不可。你想想,不管是世子承袭还是国君继位,回国都是要祭宗庙的。如果典祀在这时候动手脚,承袭还能顺利吗!”
子都一愣,这才想起《周礼》中,对典祀一职的描述,心中认同了尹铮的担忧,又因对尹铮生了忌惮,不想表态,便不以为然道:“他在伯父面前说句话都哆嗦,还敢弑君不成,你是多想了。”
尹铮眉头皱得更紧:“公子,你切莫被原繁那敦厚的外表骗了,为了辅弼之功、荣华富贵,什么事情是人做不出来的!公子别忘了,当年,卫?侯去世,是太子余继位,不是卫武公。是卫武公用财物收买武士,在卫?侯的墓前攻袭了太子余,将其封在墓道里,才继位的。泣血之史,可见典祀一职之重要!”
见子都还有疑虑,尹铮又道:“况且,先君桓公,以车七乘,徒四十人,便可战于鱼丽,获函、訾。原繁如今,也有徒四十了。敝臣属下,只多其两人,真有变故,胜负难料,绝非危言耸听啊!”
子都脑筋急转,立即意识到,这看起来并不重要的小小职位,实则关乎立嗣。可见原繁的上任,会在朝中引起多大波澜。他支持公子段已经众所周知,其中不乏摇摆不定之辈。他好不容易说动群臣上奏立嗣,若此时事情搁浅下来,之前一切功夫,都白做了。
子都立即站了起来:“我进宫去!”
“且慢!”
尹铮赶紧拦住急吼吼的子都,诚恳的建议:“公子,莫冲动。君上一向看重兄弟之情,心意未决。你此时进宫,便是摆明了要争,将事情挑明,再无回旋的余地。咱们支持公子段,也只在朝堂上做文章。引了君上忌惮,怕适得其反,倒让那?生捡了便宜。”
子都冷静下来:“既然我们不能出面,便让伯母去求,许能奏效。”灵光一闪,立即有了主意,“伯母身后有申国支持,实在不行,便借春朝天子的时机,让申侯从中帮衬。到时候,让表弟先去雒阳,请申侯向天王说项,趁机定下,则大事可成矣!”
尹铮点点头,摸了摸下巴,肯定道:“这时候小心为上,不能牵扯过深。公子思虑周全,请申侯相助,是乃万全之法。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公子婚事还未定下,贸然前去提醒,会惹得君夫人逼你去申国下聘。这样,就算公子段继位,你今后也会受其钳制,反倒不美。”
“那我让虎士去传话。”
尹铮点头,子都立即去安排。
不过半个时辰,武姜就得到了消息。开始对原繁嗤之以鼻的她,得了子都的提醒,再不敢轻视。原繁和?生走得近,一旦原繁坐稳了典祀之位,公子段就危险了。
她努力思索着子都出的主意,考虑请母家帮助的可行性。公子段和?生兄弟俩已经反目,借口让郑武公带着公子段去雒阳,不带?生,目的昭然若揭,郑武公一定不允。
不能强求,便只能智取。
兄友弟恭,兄弟俩不再为世子之位相争,一起去朝见天王,才有机会。到雒阳,或在路上时,就暗中找机会将?生支开,公子段承袭,便有了八分把握。
武姜嘴角勾起笑意来。
晚间,公子段从泮宫回来,武姜便开了口。
“段儿,你兄长日日在中军校练,你也该去看望他。”
公子段眨着眼,不解道:“阿媪说过,我不能和阿……兄长过多亲近,怎么肯让我去?万一被原繁和祝聃遇到,肯定记起那日我推他们下水,要动手打我。”
“原繁已领了官职,以后都不会去泮宫了。”
公子段别了嘴:“他有了属下,就更能欺负我了,我身边就几个小公子,打不过他。”<
第199章 200泣血之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