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九章 实验作坊 下[1/2页]

始皇万万年 又乖又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实验完了宋代的“轰天雷”以后,众臣似乎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即便秦政和工匠表示暂时就这么多了,他们还是忍不住东瞅瞅西看看,恨不能多发现一点“宝贝”。
      当然其实这个作坊真的还有不少新鲜玩意,甚至不少比火枪手雷更成熟实用,比如火药箭毒药烟球这些。
      但是秦政觉得这些注定是会被淘汰的,本身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所以并不打算拿出来一一展示,而是准备直接找机会扩大生产,有计划的装备部分军队。
      同时此时的秦政正在挂念着另一处作坊,随后他也不解释直接转身就走。
      嬴逸等人见状也只能匆匆跟上,至于以后还能不能再见识这些“神器”就得随缘了。
      秦政心想向之处其实就在附近,甚至可以说两个地方就是一体的,所以一行人总共走了不到一刻钟就到达了目的地。
      相比较武器作坊没有靠近就能看见浓浓的黑烟,听到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此处就安静的多。即便来到近前也只能听到若有若无的“咔嚓咔嚓”声。
      嬴逸等人是贵族子弟还闹不明白这声音的来源,但是农家的子廉和破落的赵高心中早就知晓,这是织布机的声音!
      这时候秦政已经带着他们进了作坊里面,其中也有一条小溪流经,虽然还在封冻,不过也早早安装上了水力驱动装置。
      众人站定后,老工匠赶紧去作坊里拉了一个妇人出来,年纪大概有五十多岁,身材宽大一看就是干活的材料。
      老妇人匆匆而来,诚惶诚恐拜倒在秦政面前:“民妇拜见大王,大王万年!”
      秦政点了点头,一抬手示意她起身,随后开口吩咐到:“为我们介绍一下纺织作坊的成果吧。”
      “喏!”老妇人赶紧点头答应道。
      秦政一听她的口音就知道可能是中原或者楚国北方人氏,这两处的纺织印染技术大体上是比关中强的。
      不过秦国掌握着蜀的的织锦,也是高级奢侈品,还能行销诸夏、西域乃至印度。
      老妇人将众人引到了前面一个大厅里,只见几十名中年妇女正在按部就班的操作着各种机械,有缫丝机、织布机、提花机、旁边还有染池晾架。
      除了不用自己养蚕,整个织布工艺的机械在此应有尽有,如果一个上过初中历史课的人一眼就能叫出此地的名字——手工工场!
      没错这就是后世代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织机手工工场,唯一不同的是,这些妇女可不是没有生产资料的城市贫民,而是秦政花大价钱请来的织布高手。
      至于这些机器也都是出自旁边的武器作坊,包括脚踏纺车、脚踏织机、提花机等等。
      中国作为丝织品源头,历来被国外称作“塞里丝”(丝国),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养蚕取丝织布了。
      到了周代这些机器的原型就都有了,随着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出现男耕女织的模式迅速覆盖诸夏。
      到了战国末年和秦末汉初

第六十九章 实验作坊 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