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章突发事件[1/2页]

正经游戏 佰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位于东平市粮食局四楼的巡察办公室内忙碌异常,五名巡察组成员正在将满桌子的材料打包装箱,准备结束这为期一个月的巡察工作。
      组长吴雨宁看着电脑中的问题汇总眉头紧蹙。先前的多轮清查早已将粮食系统的问题捋清摸透,该查的查了,该瞒的瞒了,此次巡察虽属常规巡察,但如果只嚼先前嚼过的馍,那只能说明她能力不足。
      但如果真的抛出个关键问题,则不知会扯出多大的根子,所以拿捏尺度成了关键,必须“既好看又好办”。
      楼下突然传来叫嚷声,一名叫胡文海的退伍军人冲进粮食局要向巡察组反映问题。胡文海怒不可遏,他退伍后被分配到粮食系统,但十几年来粮食局一直没有为其安置工作。
      门卫告诉胡文海,巡察已经结束了,想反映问题可以去三楼找朱副局长。
      胡文海指着墙上的巡察通告高声叫嚣,按照巡察通告上标注的时间还有四个小时,如果巡察组不接待他,他就去告巡察组。
      吴雨宁并不惊讶,胡文海的问题不是个例,全市和胡文海情况类似的有千人不止,而且此类问题已经记录在她的巡察报告之中。
      吴雨宁更清楚的是这种历史遗留问题不是想解决就能解决的,需涉事单位、市财政、编办、社保等多家单位协调处理,之所以一拖再拖,不是涉事单位不想解决,而是因为市财政根本就没有钱。
      至于什么时候能解决,本就不是巡察组的负责范畴,巡察组只需将问题汇总上报即可。
      吴雨宁让老成持重的副组长徐文武去接待一下。这种事情她通常不会亲自出面,因为她是第四巡察组最大的官,如果她出面,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徐文武轻捋了一把自己一九分的地中海,拍了拍一旁的赵承邦。赵承邦习惯性地跟着徐文武向信访室走去。
      一个多月的巡察工作他们早已经形成了默契。徐文武来自医保局,赵承帮来自市委党校,他们都是临时借调进巡察组的。
      整个巡察四组的六名工作人员中,除组长吴雨宁和联络员李英杰外,其他四人皆为借调。这也是历届巡察组人员构成的基本模式。
      徐文武已参加过五次巡察,对巡察的套路和猫腻早已烂熟于胸,他让赵承邦先去信访室稳住胡文海,他要先去向粮食局朱副局长扫听一下底细,然后再接访胡文海,如果好处理就推给粮食局自己处理,如果不好处理就推给吴雨宁处理,只要过了今天,此次巡察就结束了。
      赵承邦对徐文武的老奸巨猾很是不屑,他是第一次参与巡察,党校的多年熏陶让他仍旧怀揣梦想。
      他一直暗自较劲,要借此机会干出点实事来。但一个多月来的工作让他大失所望,除了吴雨宁每天都在不动声色地工作外,其他人都像是来度假的,能磨就磨,能混就混,能糊弄就糊弄,实在躲不过去就应付一下。
      赵承邦明白这些人的心理,都是借调上来的,干得再好也得回原单位,而且以后还要和被巡察单位的人往来,傻子才得罪人。
      更有甚者则干脆将巡察当成了“交友”的良机,关键时候网开一面,任谁都会感激涕零。几番巡察下来,“聪明人”早已成为这座小县城里的“能人”。
    &nbs

第1章突发事件[1/2页]